ID: 23717140

浙科版(2019)必修二 4.1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1-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43386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引起,28张,课件,改变,性状,突变
  • cover
(课件网)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基因突变———概念及原因 基因突变 概念 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原因 (1)替换 (2)插入 (3)缺失 任何时期 主要是DNA复制时 时期 (正常基因片段) A A C C G T T G G C A T C C G T A G G C A T G C C G T A C G G C A C C G T G G C 替 换 缺 失 插 入 原核细胞基因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异同 1、原核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原核细胞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连续的,两端不能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对其具有调控作用。 启动子(promoter)位于基因的“上游”,有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控制转录的开始。 终止子 (terminator) 位于基因末端,当RNA聚合酶到达时,释放出RNA产物,转录结束。 原核细胞基因与真核细胞基因的结构异同 2、真核基因的结构与表达: 真核细胞基因也具有启动子、终止子等调控序列,但是编码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连续的。 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外显子之间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 外显子和内含子均会被转录成RNA,再经过RNA加工过程,形成可以直接用于翻译的mRNA。 基因突变的结果 Q1.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为什么? 不一定 1 突变的基因不表达。(体细胞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显性纯合子 (AA) 突变成杂合子 (Aa) ,性状在当代不会发生变化。 (隐性突变) 3 基因中不直接编码氨基酸的序列发生突变。(不翻译) 3.1 突变部位转录后,在形成成熟的mRNA过程中被剪切。(内含子) 3.2 突变部位转录后,位于起始密码子之前或终止密码子之后。(非编码区) 4 由于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种密码子,突变后的转录产生的新密码子还是决定原来的氨基酸。(密码子的简并性) 5 突变后翻译出新的蛋白质,但其功能与原蛋白质功能相同,性状相同。 转录 或 翻译 出现问题 不一定。 一般情况下,只有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以 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Q3. 体细胞的基因突变会遗传给后代吗? 植物:无性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丝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的结果 Q2. 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吗?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1910年,一个黑人青年到医院看病,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肌肉酸痛。经过血液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症。他的红细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镰刀状,人们就把这种病称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正常 异常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 对患者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的分析研究: 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缬氨酸—组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 (正常血红蛋白片段) (异常血红蛋白片段) 谷氨酸 缬氨酸 血红蛋白异常 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 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DNA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碱基对的替换 思考问题———哪种原因导致的基因突变对性状的影响最小? 基因碱基序列改变 遗传信息改变 蛋白质结构改变 碱基对的替换、插入、缺失 碱基对的替换对性状的影响最小; 插入或缺失非3倍数的碱基对,会造成插入或缺失位点以后的一系列编码序列发生错位。 但影响的大小是相对而言,不是绝对的。 Q4. 某基因的编码区缺失了3个相邻的碱基对,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1)缺失了与编码起始密码子相关的序列,翻译无法开始; (2)缺失了与编码终止密码子相关的序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