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893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课件(共69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18461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追寻心中的期盼 ① ② ③ ④ ⑤ 12 古诗三首 古诗题目 谁 时间 (地点) 对谁说 期盼什么 古诗三首 (预学单) 《古诗三首》预学单 第1课时 题临安邸 林 升 宋 示 儿 陆 游 宋 自学提示: 读《题临安邸》、《示儿》,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指导 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nǎi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xūn dǐ biàn 小锦囊:理解诗题 1.借助课文注释。 2.联系已学的知识。 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题临安邸 写上 题写 旅店 写诗的地点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背景介绍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题临安邸》这首诗歌写于北宋靖康二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中原国土全被金人占领时期。当时康王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而只求苟且偷生,对外一味屈膝。同时,一些达官显贵们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写作背景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查阅资料,理解诗句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语双关。 既指自然界的春风, 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达官显贵 沉醉 简直 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诗意:暖洋洋的春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现在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悲愤之情 清明上河图 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停止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 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 者 简 介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自学要求: 1、合注释理解诗题。 2、借助查找到的诗人简介和写作背景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读古诗,借助资料,感悟情感。 示儿 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 遗嘱 简介背景 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和,最终灭国,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一起解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元知死去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意: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只,只是。 国家统一 陆游出生两年后就遇上了“靖康之变”,儿时的他备受流离迁徙的痛苦,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沦陷区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向金人求得了暂时的安定后就纵情享乐,花天酒地,这更促使他念念不忘收复中原。为报仇雪耻,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以后虽多次复职做官,但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