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5111

1北京的春节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3996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京,春节,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你喜欢过春节? 春节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便是一乡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处都有不同的风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老舍,体验不一样的北京的春节。俗话说 北京的春节 1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自由朗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初读课文 认读词语 热情 自傲 饺子 万象更新 鞭炮 眨眼 通宵 间断 万不得已 截然 燃放 小贩 摆摊儿 彼此 贺年 骆驼 恰好 一律 彩绘 分外 小组合作 1.快速阅读全文。 2.找出文中的北京春节的习俗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引用老北京俗语,富有民俗特色,形象的说明了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比喻)将腊八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形象地表现出腊八粥材料丰富多样的特点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泡腊八蒜 吃饺子 蒜泡得色如翡翠 比喻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 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 热闹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买杂拌儿 买爆竹 风筝、空竹、口琴 和年画 做新鞋新衣 繁忙 等--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用糖粘住灶王 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 的嘴了。 有趣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