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湘教版2019高一数学(选修一)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2.2 直线的方程 学习目标 1.了解由斜率公式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过程. 2.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重点) 3.会利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与斜截式方程解决有关的问题.(难点) 情景导入 旧知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你能简述一下它们的概念吗? 直线的倾斜角: 当直线 l 与 x 轴相交时,我们把 x 轴正向绕交点逆时针旋转到与直线 l 向上方向首次重合所成的角 α 叫作直线 l 的倾斜角.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0 ≤ α < π. 你能在纸上默写出斜率公式吗? 斜率公式:经过两个不同点 A(x1,y1),B (x2,y2),(x1≠x2) 的直线的斜率为 情景导入 射击手在进行射击训练时,要掌握两个动作要领: 一是托枪的手要非常稳, 二是眼睛要瞄准目标的方向. 若把子弹飞行的轨迹看作一条直线, 并且射击手达到上述的两个动作要求, 试分析子弹是否会击中目标. 给定直线的斜率和直线上一点,或者给定两点,都能唯一确定一条直线. 本节,我们将用给定的条件,将直线上所有点的坐标(x,y)满足的共同关系表示出来,这就是直线方程.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新知探究 如图 ,已知直线 l 的斜率为 k,且 l 过已知点 P0(x0, y0), 设 P(x, y)为 l 上不同于P0的任意一点. 因为直线 l 的斜率 于是可得 y -y0 = k (x-x0).(1) 可以验证,直线 l 上的每个点(包括点P0)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反过来,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 l 上. 我们称方程(1)为过点 P0(x0, y0),斜率为 k 的直线 l 的方程. 由于该方程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因此把方程(1)称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简称点斜式. 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斜率不存在,其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为 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所以它的方程是 x = x0 . 综上可知,若直线 l 过点 P0(x0, y0), 当直线 l 与 x 轴不垂直时,斜率为 k, 那么直线 l 的方程为:y -y0 = k (x-x0). 特别地,当直线 l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时,斜率 k=0, 直线 l 的方程为:y = y0 . 当直线 l 与 x 轴垂直时,斜率不存在, 直线 l 的方程为:x = x0 . 课本例1 已知直线l经过点P(2,3),斜率为2,求直线l的方程,并画出该直线. 经过点P(2,3),斜率为2的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 y-3=2(x-2). 画该直线时,可在直线l上另取一点P1(x1,y1), 如取x1=1,y1=1,得P1(1,1), 过P,P1作直线即为所求,如右图. 课本例题 例 1 根据条件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经过点A(-4,3),斜率k=3; 由点斜式方程可知,所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3=3(x+4). 典例剖析 (2)经过点B(-1,4),倾斜角为135°. 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k=tan 135°=-1, 故所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4=-(x+1). 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思路 概念归纳 1.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2,-3),倾斜角是直线y= 的倾斜角的2倍; 练一练 (2)经过点P(5,-2),且与y轴平行. 与y轴平行的直线,其斜率k不存在,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 但直线上点的横坐标均为5, 故直线方程可记为x=5. 练一练 我们称方程_____为过点P0(x0,y0),斜率为k的直线l的方程. 由于该方程由直线上一定点及其斜率确定,因此把方程y-y0=k(x-x0)称为直线的_____,简称点斜式. y-y0=k(x-x0) 点斜式方程 概念归纳 注意点: (1)点斜式应用的前提是直线的斜率存在,若斜率不存在,则不能应用此式. (2)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方程可简写为y=y0. 特别地,x轴的方程是y=0; 当直线与y轴平行或重合时,不能应用点斜式方程. 此时可将方程写成x=x0. 特别地,y轴的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