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27696

湘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6.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2064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35张,课件,关系,位置,圆的
  • cover
(课件网) 湘教版2019高一数学(选修一) 第二章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6.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6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重点) 2.能根据圆的方程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重点、难点) 3.体会和理解解析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数学思(难点) 观察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感受一下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 前面我们运用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研究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节课我们类比之前的研究方法,运用圆的方程,通过定量计算研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情景导入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是r1,r2(不妨设r1 ≥ r2),两圆圆心的距离为d,则两圆有如下位置关系(图2.6-5): 新知探究 (1)d>r1+r2,两圆外离,无公共点(如图(1)); (2)d=r1+r2,两圆外切,一个公共点(如图(2)); (3)r1-r20,两圆内切,一个公共点(如图(4)); (5)d0 只有一个公共点 圆与圆相切(外切、内切); (2) =0 没有公共点 圆与圆相离(外离、内含). (3) <0 用代数法运算太过繁琐,而且在 =0时只能判断两圆相切,还得说明内切或外切;同样在 <0时,得说明两圆外离或内含. 故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通常用几何法. 解:把圆C1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 (x-1) +y = 4. 圆C1的圆心是C1(1,0),半径r1=2. 把圆C2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 (x-2) +(y+1) = 2. 圆C2的圆心是点C2(2,-1), 所以两圆心之间的距离 从而r1-r2 < d < r1+r2, 所以圆C1与圆C2相交,它们有两个公共点(如图). 例5 判断圆C1∶x +y -2x-3=0与圆C2∶x +y -4x+2y+3=0的位置关系. 课本例题 解:将圆C1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 (x-2) +y = 20. 则圆C1的圆心是C1(2,0), 将圆C2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得 x +(y+1) = 5. 则圆C2的圆心是点C2(0,-1), 所以两圆心之间的距离 从而d = r1-r2 ,所以圆C1与圆C2内切(如图). 例6 证明圆C1∶x +y -4x-16=0与圆C2∶x +y +2y-4=0内切,并求出它们的公切线方程. 课本例题 例6 证明圆C1∶x +y -4x-16=0与圆C2∶x +y +2y-4=0内切,并求出它们的公切线方程. 两圆相切时,两圆心和切点共线,且连线垂直于切线. 课本例题 例6 证明圆C1∶x +y -4x-16=0与圆C2∶x +y +2y-4=0内切,并求出它们的公切线方程. 思考:最后求出的切线方程不就是(3)式吗 (3)式后面的运算是否都可以省去 分析:两内切圆的公切线,应满足: (1)过切点;(2)与两圆心所在的直线垂直 课本例题 例7 已知圆C1∶x +y +x+2y-3=0与圆C2∶x +y -6=0相交,求经过圆C1和圆C2的两个交点的直线方程. (1)-(2),得 x+2y+3=0. (3) 这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两圆的交点A,B的坐标同时满足方程(1) 和(2) ,因此也满足方程(3), 也就是说,这两个交点都在直线 x+2y+3=0上. 因此,x+2y+3=0就是经过两圆交点A,B的直线方程. 若两圆相交,则把两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相减,得到的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即为两相交圆的公共弦所在的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