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39835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第一节第1课时细胞增殖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3份打包)

日期:2025-10-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22453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细胞,增殖,课时,学案,作业,课件
    (课件网) 第四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 第一节 细胞增殖 第1课时 细胞增殖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说明生物体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增殖的结果。2.概述细胞周期的概念。3.概述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阐明各阶段的主要变化特征。 一、生物体的生长主要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增大的原因:与细胞 增多和细胞 增大有关。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 的细胞体积能保证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正常的物质和信息交换,保证细胞内 和 的正常进行。 (2)细胞体积增大会减少细胞的 ,细胞与周围环境的 的效率可能会降低。 (3)细胞体积增大会影响 对细胞的控制,不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 数量 体积 合适 物质运输 信息传递 相对表面积 物质和 信息交换 细胞核 3.细胞增殖 (1)意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 、 、 和 的基础。 (2)方式:细胞以 的方式进行增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 和 。 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生长 发育 生殖 遗传 分裂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二、细胞周期 1.研究方法: 法。 2.概念 (1)前提条件: 的细胞。 (2)起止点:从 开始,到 为止。 3.两个阶段及主要变化 (1)分裂间期———完成 ,主要包括 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2)分裂期——— 平均分配,完成细胞的分裂,一般分为 、 、 和 。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连续分裂 一次细胞分裂结束 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 物质准备 DNA的复制 染色体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着丝粒和着丝点 (1) 和 是染色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着丝粒连接两条 。 (3)在电镜下,着丝点为圆盘状结构,其外侧主要与纺锤体 相连,内侧与 相互交织。 着丝点 着丝粒 姐妹染色单体 微管 着丝粒 2.中心体:常在 进行复制。 3.纺锤体:主要由 及其结合蛋白组成。动物细胞分裂前期 和 的运动,标志着纺锤体装配的开始。 4.动物细胞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特点 不同时期示意图 主要特点 在完成 和有关 的同时,细胞适度生长。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呈丝状。 常在细胞分裂间期进行复制 细胞分裂间期 微管 星射线的形成 两个中心体向两极 DNA复制 蛋白质合成 中心体 染色体 ①复制后的染色质经螺旋化(凝缩)等过程,逐渐变短变粗,形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辨的 ;②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 ,由一个着丝粒相连接;③随着 逐渐消失、核膜解体,染色体看似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④两个 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 ①在纺锤丝等结构的作用下,染色体向细胞中央的赤道面方向移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 上;②细胞中染色体的 ,是计数染色体数量的适宜时期 姐妹染色单体 核仁 中心体 纺锤体 赤道面 形态比较清晰 ①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向 移动;②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 ,形成了两套相同数量的染色体 ①到达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去凝缩,逐渐变为丝状的 ;② 消失;③ 重新形成,核仁重新组装,新的细胞核逐渐形成 细胞两极 加倍 染色质 纺锤体 核膜 5.胞质分裂 (1)起止点:胞质分裂一般始于细胞分裂的 ,止于细胞分裂的 。 (2)方式:在胞质分裂的过程中,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常表现为在 位置处 ,将 一分为二。 (3)结果:一个 细胞缢裂成两个体积基本相等的 细胞。 6.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 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 (2)意义:保证了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中 的一致性。 后期 末期 赤道面 向内凹陷 细胞质 亲代 子代 染色体 遗传信息 判断正误 (1)卵细胞的体积较大,这样可以提高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  ) 【提示】 卵细胞的体积较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较小,降低了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效率。 (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