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0131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7次 大小:314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语文,统编,八年级,上册,第四
  • cover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语言要连贯》作文导写 文脉如川,贯通方能奔流不息;语意似链,衔接才可熠熠生辉。第四单元引领我们探寻文字背后的脉络艺术———我们追随朱自清凝望父亲蹒跚的《背影》,感悟细节串联的深情;陪伴茅盾礼赞西北高原的《白杨礼赞》,领会托物言志的层层递进;与严文井、罗素共探生命本质,品味哲理思辨的逻辑演进;更在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中,感受闲笔不闲、形散神聚的散文至境。 让我们暂时放下辞藻的堆砌,真正去审视句与句的呼应,段与段的承接,体会思想如何通过语言的桥梁完成表达。这种能力,将成为你们突破写作瓶颈的通关密钥,成为让文字产生共鸣的传声艺术。期待你们以逻辑编织经纬,以情感熔铸衔接,在起承转合中构建完整,在前后呼应中深化主题。愿你们用匠心打磨文字的榫卯,让每一个观点、每一缕情思、每一种感悟,都能在严谨而灵动的衔接中获得最有力的表达。 (22-23八年级上·山东青岛·期末) 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如《背影》;或托物言志,如《白杨礼赞》;或哲理思辨,如《散文二篇》或写景抒情,如《昆明的雨》,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表达出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生活中,有哪些人、事、景、物,给了你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请你根据课内所学,自拟题目,写一篇散文。 ①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语言连贯,表达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校名、人名等; ③不少于600字。 1.审题立意指导。 ①文体特征:必须写成散文———形散神聚,重在真情实感与个性表达 ②内容范畴:选择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或一个物作为载体 ③核心任务:通过具体描写,展现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同时注意紧扣”语言要连贯“的作文练习目的。 ④语言连贯核心技巧 神先行:审题立意,围绕一个中心,保证话题前后统一。 线穿珠:选材谋篇:用清晰的顺序组织典型材料,保证结构有序。 针密缝:用关联词、过渡句和提示性语句巧妙衔接,保证语句通顺。 2.思路点拨指导。 ①写人记事类:通过特定场景中的细节(如《背影》中的攀爬月台),展现深挚情感。 ②托物言志类:选取有象征意义的物(如白杨),由外而内挖掘精神品质。 ③哲理思辨类:从日常现象出发,升华至生命、时间等永恒命题的思考 ④写景抒情类: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如昆明的雨),融情于景 写作思路 【思路1】托物言志类 · 模仿《白杨礼赞》 核心要领: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描写事物,最终升华到精神品质 思路示例: ①《小草礼赞》 观察起点:墙缝、砖隙、路边随处可见的小草 层层深入:纤细却坚韧的茎叶→深扎的根系→“野火烧不尽”的生命力 精神升华:平凡中的顽强,卑微中的尊严 连贯技巧:按“看见→细察→沉思→感悟”顺序自然推进 ②《路灯》 观察起点:默默站立,夜幕降临准时亮起 层层深入:照亮他人前路→自身伫立黑暗→风雨无阻的坚守 精神升华:奉献者总是在不为人知处发光 连贯技巧:时间顺序(黄昏→夜晚→黎明)贯穿全文 【思路2】写人记事类 · 模仿《背影》 核心要领:通过典型细节和特定场景表现深情,避免直抒胸臆 思路示例: 《那双布满老茧的手》 核心细节:一双粗糙、皲裂的手 场景聚焦:递东西时的迟疑(怕扎到人)、洗手时的费力 情感表达:不写“爱”,写这双手如何撑起一个家 连贯技巧:以“手”为线索,串联不同生活场景 《一声咳嗽》 核心细节:深夜里压抑的咳嗽声 场景聚焦:门缝下的灯光、蹑手蹑脚的脚步、捂嘴的闷响 情感表达:爱是深夜里的不忍打扰 连贯技巧:以“声音”为线索,由听觉引发联想 【思路3】写景抒情类 · 模仿《昆明的雨》 核心要领:调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营造沉浸式体验 思路示例: 《故乡的炊烟》 视觉:青灰色烟柱袅袅升起 嗅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