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八 (第2课时) 第 八 单 元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第一章节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文化自信:通过诵读《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阅读《狐假虎威》寓言,感受儒家处世智慧与传统寓言的文化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语言运用:能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顺序看图讲完整故事,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不强迫同学借东西”,复述《狐假虎威》主要情节。 思维能力:梳理看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逻辑,分析《狐假虎威》中狐狸 “借虎威吓百兽”的策略,培养因果推理与辩证思维。 审美创造:编排《狐假虎威》情景剧(设计狐狸、老虎动作),感受语言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核心素养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课时目标 理解“狐假虎威”中“狐狸借势”的本质。 1.正确背诵名言,结合“不抢同学玩具”实例理解名言中“换位思考”的含义。 2.梳理看图素材,完整讲述故事,复述《狐假虎威》。 能按顺序看图讲故事,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道理。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第二章节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学习任务一 日积月累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朗读句子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解读古文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时应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①欲:想要 ②勿:不要 ③施:施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解读古文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 同朋友交往时,说话要讲诚信,要说到做到。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解读古文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 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比喻做事如果没有一定的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迁移运用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遇到下面这几种情况你会用到哪句话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位同学不愿意被别人起外号,他却经常给别人起外号,你可以和他说:“_____ _____”。 01 迁移运用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02 同学们在一起玩游戏,有一个同学不遵守游戏规则还不以为然,你可以和他说:“_____”。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有位同学和你约好星期六上午九点到图书馆见面,他却没来,你可以和他说:“_____”。 03 学习任务二 口语交际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知识链接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连环画需要按顺序观看,一环扣一环!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连环画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在宋朝印刷术普及后最终成型。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 什么是连环画? 看图导入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序号 作者 埃·奥·卜劳恩(E.O.Plauen)是德国著名漫画家。少年时代学过钳工,后来在莱比锡绘画艺术学院学习,曾给一些报刊杂志作过画和插图。他在《父与子》中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被人们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 看图方法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看图,先了解每幅图 的内容,再把这些图的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 看懂图意 第八单元《语文园地》 图片上有谁?在干什么?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吃 饭 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成一句话。 看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