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43585
古诗词诵读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059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古诗词
,
诵读
,
涉江采芙蓉
,
课件
,
2025-2026
,
学年
(
课件网
) 高一语文上册 教育部统编 诗经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 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 3、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 4、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思想内容: 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 3、游子与思妇离别相思之苦。 《古诗十九首》简介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渡过江去采摘荷花, 生有兰草的沼地长着香草。 采摘荷花送给谁呢? 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长道。 回头看那故乡啊, 漫长的道路无边无际又渺渺。 感情深厚却两地分居, 在愁苦忧伤中慢慢变老。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大意 忧伤 全诗诗眼 诗中的主人公因何忧伤? 1.所思在远道 2.同心而离居 3.离居以终老 芙蓉难送 爱人难护 情深难守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九歌·少司命》 谁在忧伤? 探究抒情主人公:采莲者是何人? 女子/男子 为下列诗句补充主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 你 我们 抒情主人公:女主人公 为下列诗句补充主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我 我 我们 抒情主人公:男主人公 为下列诗句补充主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你 我 我们 抒情主人公:男主人公 为下列诗句补充主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她 他 他们 抒情主人公:旁观者 女子思念男子 男子思念女子 旁观者发出嗟叹 闺怨诗 羁旅诗 伤时诗 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宦官外戚勾结擅权,上层士流结党吹捧,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文人士子备受压抑,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落魄江湖,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 写作背景 我个人认为是第二种解释(“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原因有两点。首先,“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是留在旧乡的女子,而全诗的基调也是闺怨的情感。其次,“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 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 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 ———朱光潜 “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故都的秋 同步精选练(含答案)(2025-09-19)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09-18)
7.《兼爱》课件(共4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09-19)
黑龙江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性调研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