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4220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语文二上-7.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知识清单)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5次 大小:458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清单,知识,望庐山瀑布,二首,任务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 一、作者介绍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想象丰富,善用夸张、比喻手法,风格雄奇飘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二、原文与译文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像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原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三千尺长,让人恍惚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三、字词解释 香炉:指香炉峰。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悬挂。 前川:一作“长川”。 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飞流:飞泻的水流。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疑:怀疑,怀疑。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极言天高。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四、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开阔的胸襟。 五、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诗人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地描绘瀑布的磅礴气势,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比喻修辞:将瀑布比作“银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瀑布的壮美和宏伟。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写,融入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六、阅读要素 理解诗意:先读古诗,再对照译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体会情感:通过感受诗中描绘的瀑布壮丽景色,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品味语言:注意诗中用得精妙的词语,如“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等,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生动。 想象画面:根据诗中的描写,想象香炉峰生紫烟、瀑布飞泻而下的画面,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七、素养提升 培养审美能力:欣赏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锻炼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分析主题、体会情感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增强热爱自然情怀: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激发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八、拓展延伸 李白一生游历过许多名山大川,他的山水诗作众多,如《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大家可以对比阅读,进一步感受李白山水诗的独特魅力,体会诗人笔下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奇。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多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