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由我担任小学三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45人,其 中男生22人,女生23人。经过上两个学年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 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依然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抽象概括 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较弱。学生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常不稳定,自制力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 性较差且与兴趣密切相关。在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重观察、记 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在活动中要多关注 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多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包括:“第一单元天气”、“第二单元水”和“第 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有8个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水”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物体 的运动”单元有8个教学内容,总计24个教学内容,各单元后设置 了“科学阅读”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本册教材内容强化了工程实践环节。每单元通过“科技阅读”及 “单元小结”,链接传统文化(如节气谚语)与科技史案例。本册教 材通过“测试过山车”“分离混合物”等任务,要求完整经历“设计- 验证-改进”流程。在“天气的影响”中引用《管子》农事谚语,关 联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强化传统文化渗透的教育。展示了实验操 作警示图标(如加热防护手套图示),强化了安全意识教育。采用“探 究档案袋”(含实验记录、模型草图、小组互评)评价方式,弱化分 数评价。 三 、教学目标 掌握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要素的测量方法,理解天气对人类 及动植物的影响。 识别常见天气现象,建立长期气象观测习惯,分析季节变化规律。 理解水的三态转化过程(蒸发、沸腾、结冰、融化),探究溶解 现象及混合物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 建立物质变化可逆的概念,认识水循环与自然资源的关联。 描述物体位置与运动方式(直线/曲线),对比运动快慢的影响因 素(坡度、能量)。 通过工程设计,验证结构与运动效能的关系。 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变量关系。 分析气象数据,归纳天气变化模式。 经历工程设计流程:明确需求 → 设计方案 → 测试优化模型。 评估材料特性对运动效能的制约。 规范操作科学仪器,记录精确数据。 完成连续观测任务。 独立完成水的三态转化实验链(蒸发观察 → 沸腾测温 → 冷冻结冰 → 融化对比)。 通过分离混合物实验,实践物质提纯方法。 形成严谨记录习惯,尊重实验数据客观性,主动反思误差成因。 在协作任务中承担责任,倾听他人观点。 结合天气单元学习,讨论极端气候的防灾措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在水资源实验中感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家庭节水方案。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科学工具使用,建立长期气象观测习惯。理解水的三 态循环及可逆变化本质,探究溶解与分离方法。分析物体运动方式, 设计并验证“过山车”模型的运动效能。 难点:抽象概念,数据记录规范性,工程思维。 五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措施 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注重了解与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想法。 注重指导学生实验。 注重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学科知识的拓展。 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加工,形成有理有据的解释。 注重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注重辅差工作。 注重家校共育工作。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实验室。 2025年秋学期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2025———2026学年度)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周课时 数 备注 1 9.01———9.05 开学第一课 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2 2 9.08———9.12 2.认识气温计 3.测量气温 2 3 9.15———9.19 4.测量降水量 5.观测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