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4832

第一单元复习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4次 大小:22405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深挖教材,精准复习 ———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深挖教材教考衔接 一、单元导语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觉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挺进。在这一光辉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内涵丰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本单元所选作品,有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有的讲述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事件,反映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有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还有的表现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伟大斗争,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学习本单元,要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二、课文梳理 课文 文体 时代背景 内容概要 学习提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开幕词 (政论性) 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这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这篇演讲词或叙述,或阐释;或告诫,或期望;有对历史的回顾,有对未来的远瞻。 P5 学习时,注意分析作者围绕“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阐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长征胜利万岁》 回忆录 1935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本文按时间顺序,先写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再写吴起镇战斗,最后写中央召开全体干部会议,毛泽东同志宣布长征胜利。 P15 作者通过一些具体场面和细节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并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让人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氛围中,阅读时要多加体会。 《大战中的插曲》 回忆录 1940年 (抗日战争时期) 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述了百团大战中一件曲折而又很有意义的事情,既彰显了伟大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也包含了对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的控诉。 P15 阅读时要理清行文线索,思考作者救助日本小姑娘并致信日本官兵的深刻用意,想想"百团大战中这个小小的‘插曲’”为何“成了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 1997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统一大业) 记录了香港回归的瞬间,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 P28 作品既有生动的现场感,又有厚重的历史感,阅读时要关注文中时间、场景的转换,重点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融为一体的写法。对作品中那些富有意味的细节,要反复品味。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人物 通讯 1962-1964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记述一位“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伟大信念。 P28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这篇通讯还重视“以言见人”,焦裕禄的许多话语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事件 通讯 202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 文章全面、客观、立体地报道了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一事件,揭示了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P40作者将回顾与总结、记事与思考融为一体,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方方面面的事实为基础,带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这场抗疫斗争,领略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 三、文体辨析 文体 概念 结构 特点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