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45425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B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9次 大小:472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2026,必修,人教,数学,学期,高一
  • cover
3.2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 2.会求函数的零点. 3.掌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函数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 二、重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并会用函数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利用零点法求不等式的解集 三、知识梳理 1.零点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在实数 α 处的函数值等于_____,即_____,则称α为函数y=f(x)的零点. 2.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注:函数的零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实数,当自变量取该值时,其函数值等于零. 3.二次函数的零点及其与对应方程、不等式解集之间的关系 判别式 Δ=b2-4ac Δ>0 Δ=0 Δ<0 二次函数 y=ax2+bx+c (a>0)的图象 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 (a>0)的根 有两相异实根 x1,x2(x1<x2) 有两相等实根 x1=x2=- 没有实数根 ax2+bx+c>0 (a>0)的解集 _____ _____ R ax2+bx+c<0 (a>0)的解集 _____ _____ _____ 4.函数零点的判定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并且_____(即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中至少有一个零点,即 x0∈[a,b],f(x0)=0. 注:定理要求具备两条: ①函数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②f(a)f(b)<0. 5.二分法的定义 对于在区间[a,b]上图象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它的零点所在的区间_____,使所得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6.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值的步骤 (1)确定零点x0的初始区间[a,b],验证f(a)f(b)<0. (2)求区间(a,b)的中点c. (3)计算f(c),并进一步确定零点所在的区间: ①若f(c)=0(此时x0=c),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f(a)f(c)<0(此时x0∈(a,c)),则令b=c; ③若f(c)f(b)<0(此时x0∈(c,b)),则令a=c. (4)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步骤(2)~(4). 四、应用举例 例1:求函数f(x)=x3-7x+6的零点. 解:令f(x)=0,即x3-7x+6=0, ∴(x3-x)-(6x-6)=0, ∴x(x-1)(x+1)-6(x-1)=(x-1)·(x2+x-6)=(x-1)(x-2)(x+3)=0, 解得x1=1,x2=2,x3=-3, ∴函数f(x)=x3-7x+6的零点是1,2,-3. 例2: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x2-5x-6>0;(2)(2-x)(x+3)<0; (3)4(2x2-2x+1)>x(4-x). 解:(1)方程x2-5x-6=0的两根为x1=-1,x2=6. 结合二次函数y=x2-5x-6的图像知,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6,+∞). (2)原不等式可化为(x-2)(x+3)>0. 方程(x-2)(x+3)=0的两根为x1=2,x2=-3. 结合二次函数y=(x-2)(x+3)的图像知,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2,+∞). (3)由原不等式得8x2-8x+4>4x-x2, 即9x2-12x+4>0. 解方程9x2-12x+4=0,解得x1=x2=. 结合二次函数y=9x2-12x+4的图像知,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五、课堂训练 1.求下列函数的零点: (1); (2). 2.如图所示是函数的图象,分别写出,,的解集. 3.利用函数求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1); (2); (3). 4.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若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在区间上有,则函数在区间中至少有一个零点; (2)若函数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且在区间上有,则函数在区间中一定没有零点. 5.判断一次函数是否一定存在零点,并说明理由. 6.已知,且的解集是,求实数a,b的值. 7.当m是什么实数时,函数没有零点? 8.写出一个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函数: (1); (2)无零点. 9.定义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