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0247

第2课 植物与土壤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10588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课,植物,土壤,教案,格式
  • cover
2.《植物与土壤》教案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①说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和空气。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1)能通过观察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科学思维 (1)能根据证据得出土壤为许多植物提供生存场所的观点。 3.探究实践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感官或简单的器材做简单地观察土壤与植物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4.态度责任 (1)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2)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 难点:能利用感官或简单的器材做简单地观察土壤与植物的实验。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植物的图片等资料。 教师:课件、记录表、放大镜、小铁铲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土壤上生长植物的图片,你们带来了吗? 2. 请同学们借助带来的图片交流:你有你的家,植物也有家,你知道植物的家在哪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学生自由回答。 预设:植物的家在土里,大树是从地里长出来的。 通过课前搜集图片的任务,唤醒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已有认知。 用"家"的比喻降低抽象概念理解难度,引发共情。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1:了解植物生存的场所。 (一)到校园中观察,植物生长在哪里? 1.教师引导:我们的校园就是一个大花园,我们去观察这些植物好不好?植物生长在哪里呢? 2.谈话:你们小组打算观察哪里?我们去观察之前,应该怎么做? 3.出示观察计划:①去哪里观察?②观察什么植物?③怎样观察?④观察时注意什么? 4. 小组汇报观察计划。 5.学生去校园里实际观察各种植物,进一步理解土壤里生长着许多植物,理解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回到教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交流。 (二)到野外观察,植物生长在哪里? 1.谈话:除了美丽的校园中有植物,野外的植物更是多种多样。让我们到野外观察一下,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呢? 2.提问:这些植物的根扎在哪里? 3.师生总结:许多植物长在土壤中,土壤为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场所。 探索活动2:在土壤中栽种芫荽。 1.教师拓展: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平时所熟知的香菜,也叫“芫荽”。 2.谈话:你想怎样栽种芫荽呢?出示栽种芫荽的步骤和小知识。 3.学生小组栽种芫荽,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4.学生分小组交流。 预设:去操场东边的花圃;观察月季花和小草 ;用眼睛看根和土,手轻轻摸叶子;不乱拔植物等。 预设:先确定去哪观察,分好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制定观察计划。 小组讨论交流,完成记录单。 预设:沙漠植物的根扎在沙土里,池塘边的柳树根扎在湿泥里———土壤是大多数植物的‘家’。 预设回答:土壤中,水中······ 预设:小组合作挖土、播种、浇水。 小组完成栽种,并填写记录单。 通过亲历观察,将"土壤是植物家园"的抽象结论转化为具象证据。 对比校园规整环境与野外多样环境,发现土壤的普遍适用性。 通过"根扎在哪里"的追问,突出土壤对植物固定的物理作用。 用"芫荽=香菜"的常识建立科学术语与生活的桥梁,提升兴趣。 亲手种植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为后续"植物生长需求"学习埋下伏笔。 反思评价 1.教师组织小组回顾解决问题的流程:提出问题———方法———证据———观点。 2.根据自己在本课的学习情况,给自己打分。 学生完成评价表。 观察计划→证据收集→流程复盘,完整经历科学研究路径 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进行量化评价,使目标完成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