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0320

7 古诗二首 课件+音频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36447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二首,课件,音频
    (课件网) 7 古诗二首 要想看得更远,应该站在哪里观测? 第1课时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 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盛唐时期的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他的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找出不认识的字,再查字典,注音。 yī jìn yù qiónɡ cénɡ tánɡ dēnɡ 唐 尽 层 欲 穷 登 依 依 尽 穷 层 将这些字按结构分类。 依 尽 层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构 穷 重点字书写指导 yī 依 部首: 亻 结构: 左右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衣”的点在竖中线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 / 读诗歌,划节奏。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 白日依山尽 傍晚落山时的太阳 完。诗中指太阳西沉,最后消失了 挨着,靠着 尽 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 ◎ 白日 ◎ 山 诗中景 诗中画 黄河入海流 滚滚流入大海 诗意: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 黄河 ◎ 黄河水浩浩荡荡向大海奔流。 ◎ 诗人真的看到黄河奔流入海了吗? 诗人想象黄河从此处经过,一直奔流入海,“入海流”点明了黄河流经的方向。 诗中景 诗中画 诗中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夸张的说法,指看到很远的地方 想要 尽 再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诗中理 诗意:若想看到更远的风景,需要登上更高的 楼层。 根据诗意,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一轮红日正依山傍岭慢慢地沉没,火红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滚滚黄河水汹涌奔腾着流入大海,气势磅礴。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强烈地感觉到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远景 近景 所 见 对仗工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有更远、更高的意思,说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所 感 前两句诗对仗十分工整,“ ”和“ ”两种景物相对,“ ”和“ ”两种色彩相对,“ ”和“ ”两个动词相对,“ ”和“ ”两个数字相对,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感。 白日 黄河 白 黄 依 入 千 一 想一想 填一填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白日依山(实景) 黄河入海(想象) 登楼所感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一带的。 译文: 悬崖挂块大白布, 千人万人捉不住。 好似千军万马吼, 疑是银河飞下谷。 点击播放 第2课时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诗 坛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主要作品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学习古诗第一步: 望庐山瀑布 看 在江西九江的南边,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从山上突然而又猛烈 地流下来的水 瀑布 学习古诗第二步: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 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