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上 2.1信息安全防护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信息安全防护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九上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一 信息安全防护”第2课时。上节课为活动的准备阶段,确定了要研究的课题、制订了活动方案,本课时为活动的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一、实施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当下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寻找信息安全防护的自主可控技术、积极参与安全宣传和实践活动,为信息安全防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教材设置了四个课题:公众信息安全意识调查、信息安全防护宣传服务、关于中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策略研究、保护个人密码安全的策略研究。前两个重点讲解,后两个则简要介绍探究思路和方法供学生参考。“课题一 公众信息安全意识调查”———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案例,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搜集信息,并分析得出结论,需要完成《信息泄露行为收集表》《调查问卷》《访谈活动记录表》《调查分析记录表》《关于公众信息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课题二 信息安全防护宣传服务”———为帮助更多的人提高信息安全防护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深入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信息安全事件,策划一场关于信息安全防护的宣传服务活动。二、总结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到改进的方向。教材设置了三个环节:(一)档案袋学生有意识地收集活动过程中的调查表、记录单、宣传作品等材料,进行认真整理、合理排序和适当取舍,形成档案袋,为展示交流提供翔实的素材。这个过程还能帮助学生回顾活动、梳理成果,让撰写研究报告事半功倍。(二)交流会在交流会中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经验,交流研究报告,介绍团队所做的努力。分享小组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形成的经验。(三)宣传窗引导学生用多种活动成果宣传方式进行活动宣传,如节借助反诈宣传周、讲座、网站、自媒体等,帮助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加入信息安全防护的行列。 学习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开展“信息安全防护”活动,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也让更多人提高个人信息防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责任担当:树立公民意识,积极参与安全宣传和实践活动,为信息安全防护做出自己的贡献。问题解决: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调查、分类、分析、反馈、总结等方法研究问题,运用搜索、调查、走访、策划等技能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沟通、组织协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创意物化: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访谈、策划等活动,形成《关于公众信息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创作信息安全防护主题板报、制作信息安全防护宣传便签或小礼品等成果,并进行反思总结。 重点 开展“信息安全防护”实践活动 难点 提升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信息泄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个人信息勿泄露 安全意识存心头教师: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逐渐融入生活,个人信息的搜索和应用日益频繁。互联网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引发的一系列风险。预防个人信息不必要泄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 观看视频 趣味导入,树立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讲授新课 【实施阶段】根据当下社会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宣传服务等活动,提升自己与他人的信息安全意识。课题一 公众信息安全意识调查互联网、大数据的爆炸式发展,让公众的信息安全意识发生了变化。那么,大家的信息安全意识到底如何呢?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案例,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搜集信息,并分析得出结论,完成一份关于公众信息安全意识的调查报告。一、搜索快递面单、团购平台、手机软件等上面的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