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1.5建造小房子【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意识到某些材料可以被回收、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体会材料性能会影响产品的功能。 科学思维目标 ●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收集到的材料,为建造小房子的材料做出合适的选择。 ●关联小房子设计图和建造材料,将设计图物化为实物模型。 探究实践目标 ●利用工具依据设计图对废旧物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再改造。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造房子活动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功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 ~ 2年级学习内容“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的第二点“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的第三点“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和第四点“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本课在前一课完成了小房子设计图的基础上,学生要依据设计图建造小房子。学习内容指向学科核心概念“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同时指向“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跨学科概念。 本课情境图为两名学生依据设计图在建造纸箱房子,指向设计图对建造房子很重要。本课内容分四个板块。任务板块,依照设计图,建造我们的小房子。制作板块,学生像工程师一样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分步骤制作。交流板块,学生制作完成后需要将设计图与作品对比,进行交流,反思哪些地方和设计图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通过交流再次检验小组的制作成果是否与设计图一致。拓展板块,引导学生再次关注材料箱中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完善小房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使用剪刀完成一些简单制作的经验,但对较为复杂的开孔、刻画的技术比较欠缺。同时二年级的学生往往不能自觉地将设计图和制作紧密联系,出现“设计管设计,制作管制作”的现象。因此,本节课要不断地提醒学生依据设计图完成小房子的制作。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设计图建造小房子。 难点:利用工具对废旧物品进行加工,建造小房子。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描绘了两名学生合作制作小房子的场景,他们身旁摆放着设计图,隐喻了设计图在构建房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任务:强调了设计图的核心作用,提醒学生在搭建小房子时必须依照自己的设计图来制作。若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调整的环节,应先在图纸上明确标注,随后才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 制作1:搭好框架。此步骤主要聚焦于屋顶的搭建工作。展示两名学生协作搭建屋顶的场景,旨在向学生传授搭建技巧,并强调在搭建屋顶时,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期学生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制作。 制作2:标出门、窗的位置和大小。教材中的插图暗示学生在盒子上明确标出门、窗的位置,以便于制作。 制作3:制作门和窗。在此步骤中,有两个关键点需特别注意。关键点之一是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工具,主要使用剪刀,对于难以剪切的部位,则可借助安全刻刀辅助剪切。另一个关键点是 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必须确保工具使用的安全性。 资料:教材中提供的资料详细阐述了安全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此,教师需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学生应将大拇指插入剪刀的小圆环内,食指和中指则应置于大圆环中;二是必须提醒学生保持手指放松,并确保手指关节适度弯曲,以便更精准地操控剪刀。 交流:教师邀请各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小房子”,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成品小房子与设计图之间的匹配度。如果在制作过程中有所改动,学生需要阐述修改的原因,并在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