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5066

2.4 不同的天气【教材解读】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2次 大小:1678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不同,天气,教材,解读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2.4不同的天气【教材解读】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 ●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认识到天气会影响人类生活和动植物。 科学思维目标 ●能观察并比较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的特点。 ●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能比较、分析、归纳天气对动物和人类的影响的区别。 探究实践目标 ●观察和收集各种天气的信息,描述天气对动植物、人类的影响。 ●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天气的特点。 态度责任目标 ●通过记录天气特点,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通过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及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本课对应课程标准1 ~ 2年级学习内容“10.1天气和气候”的第一点“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和第二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本课是继上一课认识空气后,继续对地球家园展开具体认识,学习不同的天气。本课主要是比较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并描述不同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 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在聚焦板块,教材通过情境图片,引出聚焦问题“天气会有哪些变化?不同的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板块包含三个探索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区分不同的天气”,通过图片引导学生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第二个活动是“说一说天气的影响”,通过前面描述的天气特点,引发学生交流天气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影响;第三个活动是记录今天的天气,学会用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天气的特点。在研讨板块,通过研讨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天气的特点,比较天气对人类和动物的影响是否一样,以及思考不同天气对植物是否有利。在拓展板块,通过收集雷雨天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关注极端天气。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对天气进行简单区分,但是对于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影响的认知比较零散和跳跃,缺乏一定的梳理、比较。本课中,教师需要有条理地梳理天气对人类生活、动植物的影响,并建立天气与动植物、人类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和描述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的特点。 难点: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材解读 本课情境:图片呈现的是下雨天小孩穿着雨衣、戴着雨帽与小鸭子们一起玩耍的场景,体现天气与人的关系,同时导语让学生回忆不同的天气。 聚焦:以“天气会有哪些变化?不同的天气又有什么特点呢?”开始,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认知,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不同天气的特点,并能用科学语言描述。 探索1:有两个层次:一是说一说已知的天气类型;二是归纳总结天气的特点,需要学生能够用科学词汇表达。三幅不同天气的图片,分别是乌云密布的阴天、雨伞滴下雨滴的雨天和艳阳高照、花朵开放的晴天,这些图片能对学生产生视觉冲击,让学生归纳不同天气的主要特点。 探索2: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常见的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此部分除了探索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外,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天气对动植物造成的影响。 探索3:本活动旨在利用之前学习的观察笔记,用绘图和文字的方式记录天气特点。观察、记录天气时需要关注时间和地点,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天气的差异较大,这是学生对天气学习和理解的重要部分。 研讨1:将本课所学与学生自身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讨2:通过比较,让学生对于“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物的影响”有更加深入地认识。 研讨3: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并结合生活实例,对天气的影响有更全面的认识。 拓展:雷雨天气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通过查阅资料,引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