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习作四: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3.通过交流、分享习作,享受成功的喜悦,产生编写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奇遇三:共赴童话盛典 在经历了种种奇遇后,我们要参加一场盛大的“童话盛典”,在盛典上通过讲故事、写故事、演故事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奇遇经历。 第一课时———指导课 一、重温童话,激发习作兴趣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游历了童话王国,童话故事里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这些故事中,哪些想象让你觉得特别奇妙? 学生充分交流。预设:葫芦能实现各种愿望;蟋蟀能在牛肚子里旅行;蚂蚁队长像人一样发号施令… 2.引导学生回忆读过的童话故事:在你课外读过的童话中,有没有想象丰富、奇特,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或情节呢? 学生充分交流。预设:小姑娘长得还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王子变成野天鹅;桌子会自动上菜;毛驴会吐出金子…… 3.小结:童话故事之所以迷人,主要归功于作家奇妙又丰富的想象。(板书:丰富的想象)展开丰富的想象,我们也可以编写出奇妙的童话故事。(出示课题:我来编童话) 二、依托词语,打开习作思路 1.出示课本上的3组词语: 西红柿 茄子 夏天 菜园 松鼠 孔雀 星期天 森林 铅笔 橡皮 深夜 文具盒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词语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竖着看,第一列是表示角色的词语,第二列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三列是表示地点的词语;横着看,每一行都由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的三类词语组成。 (2)教师补充说明:角色、时间、地点是构成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每个童话故事都离不了它们。 2.引导学生补充词语,拓展思路。 (1)引导:童话故事丰富多彩,角色、时间、地点也各不相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这几个。比如“角色”,除了“西红柿、茄子、松鼠、孔雀、铅笔、橡皮”之外,还可以补充哪些角色呢? (2)学生畅所欲言,在每一列中自由补充大量词语。 3.引导学生自由组合,交叉使用词语。 (1)引导:这些词语还可以自由组合,交叉使用呢。比如西红柿、茄子、深夜、森林;松鼠、孔雀、夏天、菜园等等。你还能想出怎样的组合?为什么这样组合? (2)学生充分交流,说出多种组合,并说说这样组合的原因。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设想可能发生的故事。 (1)引导: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 (2)小组交流,简要说说故事,并选出一个在全班分享。 三、细化指导,把故事写清楚 1.引导学生通过自问自答理清思路。 (1)以“西红柿、茄子、夏天、菜园”为例,通过师生合作完成表格,示范如何通过自问自答理清思路。 角色 西红柿、茄子 故事中的角色各有什么特点? 西红柿有着红彤彤的外表,像小灯笼一样鲜艳,果肉饱满,味道酸酸甜甜,很受小朋友喜爱,能被做成番茄酱、沙拉等;但它的枝干比较软,风一吹容易晃动。茄子则是紫莹莹的,模样周正,像弯月亮,表皮有光泽,给人一种尊贵的感觉,它的枝干相对挺拔;不过未成熟时会有些涩味。 时间 夏天 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在这个时间? 夏天,这些蔬菜都成熟了。 地点 菜园 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在这个地点? 菜园是西红柿、茄子这类蔬菜生长的地方。 (2)学生自问自答,通过独立完成表格理清思路。 角色 故事中的角色各有什么特点? 时间 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在这个时间? 地点 这个故事为什么发生在这个地点? 2.借助表格,引导学生继续编故事。 (1)继续以“西红柿、茄子、夏天、菜园”为例,师生合作填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