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6905

第一单元《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联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4413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一,统编,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实录历史 多元表达 ———《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联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是诞生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闻作品,是一则消息,报道香港历经沧桑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不懈追求。 其独特的视角,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的交织,恰到好处的对比和细节描写,值得反复品味。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2020 中国抗疫记》是诞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闻作品,是一篇综合报道,也是一篇工作通讯。记者运用翔实的材料,综合叙述了我国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深入总结了取得胜利的原因,深刻反思了抗疫斗争的经验教训,有着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其中弘扬的伟大抗疫精神、"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人蓬勃之力。文章政治站位高, 思想认识深刻,对于学生认识伟大抗疫精神、树立理想信念具有启示意义;精选的细节,感人的话语,精准的数字,凸显以事实说话的新闻品格;诗文典故的引用,凝练整饬的语句,精警动人的议论,使得文本厚重典雅,富有思想深度;饱含情感的语句与深刻睿智的思考相映成趣,使得文本摇曳多姿,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触过新闻的相关知识,对此并不陌生。但对于新闻特色的语言和新闻背景的作用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对新闻报道者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感知不够,无法把握新闻真实性和文学性的统一。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观点和情感上还需加强。 三、新课标要求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属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新课程标准确定了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阅读关于革命传统的新闻、通讯、报告、演讲、访谈、述评等实用性文体的优秀作品, 联系思想实际和亲身见闻,以正确的价值观,深入理解其内容,学习其写作手法。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梳理行文思路,了解新闻事实。 2.辨识消息和通讯的文体特征,掌握其写作技巧。 3.体会新闻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辨识消息和通讯的文体特征。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新闻作品将感情抒发与理性表达相结合的特点。 五、学习活动 情境导入: 级部走廊文化宣传栏要开设一期“国家记忆”专题,为完成版面制作,制作组要求我们从新闻作品中选择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进行展览宣传,为此我们决定从“香港回归”和“2020 抗疫”两个新闻事件中选择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完成宣传版面的画面选择和文字撰写。 学习任务一:梳理思路,了解新闻事实 活动 1.快速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梳理行文思路,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导语 主体 时间 新闻事实(现实场景) 背景材料(历史背景) 结语 教师明确 导语 末任港督离港,英国管制终结 主体 时间 新闻事实(现实场景) 背景材料(历史背景) 4 时 30 分 港督府告别仪式 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 6 时 15 分 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米字旗落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56 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升起英国国旗,英国管治开始 子夜 时分 政权交接仪 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 0 时 40 分 查尔斯王子及末任港督彭定康 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英国管制香港的精确时间,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结语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设计意图】 立足文本,对消息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有清晰的认识,了解新闻实,把握将新闻事实和背景资料融为一体的写法。 活动 2.快速阅读《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