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9926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3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46651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PPT,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学习环节一】自学质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创立“半山体”: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多七言绝句。 他的词作不多,《桂枝香·金陵怀古》为代表作,《古今词话》:“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据传,苏轼见到这首词,也说:“此老乃野狐精也”。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的作品,也就是王安石被二次罢相之后,退居金陵时所写。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确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解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 ②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 ③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怀古讽今。 ①形式上:怀人、怀事、怀古迹等。 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虚实结合等。 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 临思忆抒 了解“咏史怀古诗” 第二部分 自读课文 结合提示与注释读懂全词,张炎《词源》中说“清空中有意趣”,如何理解? 澄江( )   如簇( ) 去棹( ) 斜矗( ) 鹭起( ) 漫嗟( ) chénɡ cù zhào chù lù jiē 预习检查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澄江:清澈的长江。 ②练:白色的绢。 ③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 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 ⑤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⑥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 ⑦商女:歌女。 疏通词意 白话译文 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千里澄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学习环节二】讨论领悟 1.结合提示与注释读懂全词,张炎《词源》中说“清空中有意趣”,如何理解? 2.本词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学习环节三】展示分享 1.结合提示与注释读懂全词,张炎《词源》中说“清空中有意趣”,如何理解? 上阕写景:清新空灵,华美壮丽 下阕意趣:怀古伤情,悲恨相续 上 阕 写 景 上阕作者登高远眺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长江(澄江似练)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翠峰 船只(征帆去棹) 残阳 酒旗(酒家) 彩舟 星河(长江) 白鹭 上阙写景,色彩鲜明、动静结合,通过水陆空三景,绘出一幅壮丽雄浑的金陵秋景图。 下 阕 怀 古 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意趣?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标红的几个字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意趣”? 词人通过对六朝相继覆灭的深刻历史教训的缅怀和批判,对当朝统治者提出了严正的警诫。意在说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灭亡的教训,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仍在粉饰太平,寻欢作乐。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