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1631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古诗三首》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892976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 古诗三首 《村晚》中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读读看。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全诗围绕乡村的傍晚,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圈画出来。 它们都是怎样的呢?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 )的草 ( )的水 ( )的山 ( )的日 清澈见底 连绵起伏 光芒万丈 郁郁葱葱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池塘的四周长满青草,池水满上池岸,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含住吃掉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连起来,一幅美丽的乡村傍晚美景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介绍这美景吧? 除了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乡村美景中,诗中主人公牧童是怎样的孩子? 你从那些细节中感受到的? 归、横牛背、吹 怎么吹? 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仿佛看到( ),听到( ),感受到牧童非常( )。 悠闲自在的牧童 这样的场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出了塘岸,青山衔着落日,一起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古诗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青草茂盛、池水盈盈的景象;一个“衔”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生动形象。一个“浸”字,写青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优美。 后两句诗表现了什么? “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同时,“无腔”“信口”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歌小结 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儿童的童真童趣。 这样的瞬间还有很多很多,你们看。 童趣 你们玩过这些游戏吗?甚至有人把古诗中的儿童做成了动画,这个动画老师反复看了很多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同学们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改写成一篇短文。 突出故事性、趣味性,适当增加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 小锦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