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生物学需要特定的器具 (第1课时:显微镜的构造) 【学习目标】 1.生命观念:认识到显微镜是人类观察微观生命世界的重要工具,理解工具的进步极大扩展了人类对生命认知的边界。 2.科学思维:通过对比观察和归纳,识别显微镜各部件的结构与功能,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思维方法。 3.探究实践:能够准确指认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为今后的实际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态度责任:通过对精密仪器的学习,养成爱护实验仪器、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重点: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结构的名称和作用,特别是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的作用。 难点:区分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与物镜的特征;理解并记忆各部件功能的协同性。 【学习过程】 一、 复习导入,设疑激趣(3分钟) 提问:之前我们学习了研究生物学的多种方法,其中哪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看到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和细胞结构? 引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进行显微观察,我们必须先了解和熟悉我们最重要的工具———显微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能带我们进入微观世界的“伙伴”。 二、 自主探究,建构新知(20分钟) 探究主题一:认识普通光学显微镜 任务:结合课本图1.1-13和实物显微镜(若有),以小组为单位,指认、识记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并讨论其功能。 基础梳理(教师引导总结并填空): 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 和 ,它们可以放大物像。放大倍数是二者放大倍数的 。 2.目镜与物镜的识别:结构上,有螺纹的是 ,没有螺纹的是 ;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的是 ,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的是 。(此点为易错点,需重点强调:物镜镜头越长,倍数越高;目镜镜头越长,倍数越低) 3.可以调换物镜镜头的是 。 4.可以升降镜筒的是 和 ,其中升降镜筒更明显的是 。 5.可以调节视野明暗的是 和 ,欲把视野调亮些,可以使用遮光器上的 或反光镜的 。 探究主题二:认识数码显微镜 任务:观察课本图1.1-14或相关视频,对比普通光学显微镜,找出数码显微镜的不同之处。 基础梳理(教师引导总结): 数码显微镜与普通光学显微镜最大的不同在于数码显微镜能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转换到 (或 ) 上。这使得观察、记录(拍照、录像)、分享和测量都变得更加方便。 三、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随机指显微镜结构,学生集体回答名称和功能。 小结:显微镜是我们探索微观世界的钥匙,只有充分了解它的结构,才能更好地使用它。 【达标检测】 1.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A. 目镜和物镜 B. 反光镜和遮光器 C. 镜筒和载物台 D. 准焦螺旋和转换器 2.下列关于目镜和物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C. 有螺纹的是物镜 D. 安装在转换器上的是目镜 3.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可以大范围升降镜筒以寻找物像的是( )。 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转换器 D. 载物台 4.若显微镜视野光线太暗,应调节( )。 A. 使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B. 使用小光圈和凹面镜 C. 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D. 使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5.在光学显微镜中,哪个部件负责固定和快速切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A. 粗准焦螺旋 B. 载物台 C. 转换器 D. 目镜 6.下列关于显微镜构造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通过升降载物台来调节焦距的。 B. 转换物镜时,应手持物镜镜头旋转,以确保转换到位。 C. 聚光器上的虹彩光圈其主要作用是调节图像的反差和清晰度,而非亮度。 D. 使用高倍物镜时,通常需要下降聚光器并缩小光圈以获得更佳效果。 【学后反思】 1.显微镜的哪些结构共同参与了对光线的调节?它们是如何配合的? 2.比较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思考为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