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五四制(2024)科学二年级上册 《我们与四季》教学设计 课题 2.9 我们与四季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季节变化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了解不同季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特点。 2.认识到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季节不同地方的气候和人们的活动存在差异。 科学思维: 1.能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季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培养从具体现象中总结规律的能力。 2.能对比不同地区在同一季节的差异,理解“气候影响生活”的逻辑。 探究实践: 1.能结合生活经验,描述春夏秋冬四季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用简单方式(画图、列表)记录。 2.能调查家乡冬天人们的活动,与其他地区对比,发现差异并分析原因。 态度责任: 1.感受季节变化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观察生活、关注自然的习惯。 2.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季节特色,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尊重地域差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季节变化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知道不同季节的生活、生产特点。 难点:理解同一季节不同地区人们活动的差异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师:(出示“三月春雪”图片)“京师三月春雪飞,雪后余寒添着衣”,这句诗说的是春天有时还会下雪,天气变化大。季节就像一位魔术师,让我们的生活悄悄改变。四季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与四季》。 (板书课题) 师:你们觉得春天和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样吗? 生1:不一样!春天穿外套,冬天穿棉袄! 生2:夏天吃雪糕,冬天吃火锅!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季节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有很多不一样,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课 程 学 习 二、探究实践。 活动一:了解季节变化对人们的影响 任务一:季节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师:请小组讨论,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说说四季在“穿衣、饮食、出行”方面有什么不同,填在记录表上。 季节 穿衣特点 饮食特点 出行特点 春天 穿毛衣、外套 吃春芽、草莓 踏青、放风筝 夏天 穿短袖、裙子 吃西瓜、雪糕 戴帽子防晒,穿凉鞋 秋天 穿夹克、卫衣 吃螃蟹、月饼 秋游,注意添衣防凉 冬天 穿棉袄、羽绒服 吃火锅、白菜 戴手套围巾,下雪天防滑 生汇报: 夏天热,穿得少,吃凉的;冬天冷,穿得多,吃热的! 冬天如果下雪,走路要慢慢走,不然会滑倒。 师小结:季节变化直接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会根据季节调整生活,让自己更舒适、安全。 2.拓展:其他生活变化 师:除了衣食住行,季节变化还会影响我们的什么?(出示图片:夏天开空调、冬天用暖气;春天放风筝、秋天赏菊花) 生:夏天用空调降温,冬天用暖气取暖;不同季节玩的游戏也不一样! 任务二:季节变化对人们生产的影响 师:季节不仅影响生活,还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比如种地、养蜂。 1. 小麦的“四季管理” 师:(出示小麦生长图)我们当地种小麦,农民伯伯一年四季怎么管理? 生1:春天要给小麦浇水、施肥,让它长高! 生2:秋天播种,冬天小麦在地里睡觉,春天发芽! 师:对!春天施肥、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整地,小麦的生长离不开季节的规律。 2.养蜂人的四季 师:养蜂人为什么春天特别忙?(出示蜜蜂采蜜图) 生:春天花开了,蜜蜂可以采花蜜,养蜂人要跟着花走! 师:没错,春天百花盛开,是采蜜的好季节,养蜂人会带着蜂箱追花夺蜜。 活动二:了解冬天我国各地人们的活动。 师:我国很大,同一个冬天,不同地方的人们活动不一样。(出示地图和图片) 三亚:冬天很暖和,人们穿短袖在海边玩; 广州:冬天有花开,人们在公园赏花; 北京:冬天下大雪,孩子们堆雪人; 哈尔滨:冬天特别冷,有冰雕、雪雕,人们去冰雪大世界玩。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这些地方有的在南方,有的在北方,南方暖和,北方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