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8096

1.1土壤里面有什么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833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土壤,里面,什么,教案,苏教版,2024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1:土壤里面有什么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土壤里面有什么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1 单元 研究土壤” 中 “土壤里面有什么” 相关内容(1至18)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明确其主要成分(水分、空气、砂粒、黏粒、腐殖质等),建立 “土壤是复杂混合物” 的基础认知(4)。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土壤成分的证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如纸巾湿润、水中冒泡)推理土壤中含有的成分,培养基于证据的逻辑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掌握 “用纸巾握土壤”“土壤放入水中”“加热土壤” 等实验操作方法,能规范记录实验现象,初步学会户外采集土壤样本(需成人陪同)的方法(8、9、14、15、19)。 态度责任:认识到土壤对动植物生存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如提供粮食、栖息地),树立保护土壤的初步意识,养成规范实验、安全户外探究的科学态度(4、8)。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土壤的主要成分,理解土壤对生物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如加热土壤的气味)推理土壤中腐殖质的存在,建立 “实验现象与物质成分” 的关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PPT(含土壤剖面图、土壤成分示意图、实验步骤图)、户外采集的土壤样本(菜园土、花园土)、纸巾、透明烧杯、玻璃棒、金属勺、酒精灯、三脚架、电子天平。 学生准备:每组一份土壤样本(提前在成人陪同下采集)、实验记录单、铅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土壤的 “神秘怀抱”(5 分钟) 诗歌激趣:播放教材中 “土壤是伟大的妈妈” 诗歌音频,展示诗歌配图(小草发芽、蚯蚓钻洞),提问:“土壤妈妈的怀抱里藏着哪些生命?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什么?”(2至3)。 引出问题: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土壤里不仅有动植物,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成分。今天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土壤里面有什么’”(5)。 (二)探究实践:实验解密土壤成分(25 分钟) 第一步:肉眼观察 ——— 发现土壤中的 “明显成员”(5 分钟) 分发土壤样本和放大镜,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用放大镜看看土壤里有哪些看得见的东西?把不属于土壤的杂质(如小石子、枯树叶)挑出来”(10、11、16)。 小组分享:邀请学生展示发现,教师板书(如枯树枝、小虫、石块、沙子),并补充:“这些是土壤中的‘明显成员’,还有隐藏的成分需要实验才能发现”。 第二步:实验探究 ——— 寻找土壤中的 “隐藏成分”(15 分钟) 实验 1:用纸巾握土壤,找水分 操作指导:“用纸巾包住土壤,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观察纸巾上的印迹”(14)。 现象与推理:学生发现纸巾变湿,教师引导推理:“纸巾变湿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水分),并记录在实验单上。 实验 2:土壤放入水中,找空气 操作指导:“将土壤慢慢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有无气泡产生”(15)。 现象与推理:学生观察到气泡,教师解释:“气泡是土壤中的空气跑出来了,说明土壤里有空气”,补充记录。 实验 3:搅拌后静置,看颗粒分层 操作指导:“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土壤和水的混合物,然后静置 5 分钟,观察土壤在水中的分层情况”(17、12)。 现象与推理:学生发现土壤分层(上层细颗粒、下层粗颗粒),教师讲解:“下层粗的是砂粒,上层细的是黏粒,这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 4:加热土壤,闻腐殖质气味 教师演示:“用金属勺取少量土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注意安全),待冷却后请大家闻气味”(19、20)。 现象与推理:学生闻到焦糊味,教师解释:“这是土壤中腐殖质(腐烂的动植物残体)加热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