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0744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3.11 我是一张纸 说课课件 (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2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7757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PPT,22张,课件,一张,我是
  • cover
(课件网) 说课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1课 我是一张纸 说教材 单元解析 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主题———绿色与环保,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文明生活。 第11课通过拟人和童话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明白纸的来之不易,从开心快乐的角度,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性地落实节约用纸的行为。 课时安排 第11课 《我是一张纸 》安排1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纸并不陌生,但他们不明白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浪费纸产生的环保问题,不大有珍惜和节约用纸的意识。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真正了解一张纸,以及珍惜节约每一张纸。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知道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纸张代表的文化内涵; 3.在生活中能珍惜纸张,养成节约用纸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法与学法 教法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将以创设情景法与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引导学生在情景与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说出自己的见解、了解新的知识、落实行动实践。 学法 在学法上,主要是自主探究法、体验学习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深入学习: 1.谜语导入,认识“纸朋友”。 2.找一找,“你知道我在哪里吗?”———了解身边的纸。 3.纸朋友的提问:“我从哪里来?” 4.纸朋友的诉说:“我的苦与乐。” 课题导入 谜语: 四角方方,又薄又光。 可以写字,可以画画。 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导入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注意力发展还未成熟,一个能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导入,有助于这节课的顺利开展。) 谜底:纸 你找到我了吗 纸的种类 生活用纸,包括餐巾纸、卫生纸; 学习用纸,包括复印纸、作业本、书籍、报刊; 其他用纸,包括包装纸、账本、发票单据等。 你还能说出哪些纸呢? 你找到我了吗 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纸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没有纸 没有纸,弟弟就没法做纸工了; 没有纸,哥哥就没法写作业了。 没有纸,妹妹就没法画画了; 没有纸,姐姐就没法读书了。 没有纸,爸爸就没法设计图纸了; 没有纸,妈妈就没法查资料了。 没有纸……(你能说说吗?) 你找到我了吗 我从哪里来 我从哪里来 纸的来历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有重要的贡献。 商代(3600年前)的人用刀子等尖锐的东西,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我们把这类字叫作甲骨文。龟甲、兽骨刻字难,也不是到处都有的。 古代人也进行了许许多多不同方式的尝试,例如把文字写在竹子上,叫竹简。 这种方法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很重不易携带。后来有人尝试将文字写在丝、布上。但丝和布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 甲骨文 蔡伦,东汉人,改进了造纸术,让大家都能用上纸,对世界文明发展有重大贡献。 我从哪里来 蔡伦造纸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2200年前)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但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到公元105年(1900年前),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降低了纸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了解:古代的造纸术 现化造纸又是怎造呢?请同学们回去搜索了解。 我们祖先的智慧真了不起! 我的苦与乐 算一算:一天大概用多少张纸? 假设项目 学生 班级 学校 街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