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2994

3.4珍惜水资源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83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珍惜,水资源,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4:珍惜水资源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珍惜水资源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3 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 中 “珍惜水资源” 相关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淡水对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明确地球上淡水资源有限(冰川、地下水占比高,河流湖泊淡水少),了解农业(滴灌、痕量灌溉)、工业(废水处理再利用)、家庭(选低耗水产品)的节水方法。 科学思维:通过 “体验淡水资源有限” 的活动,分析 “1 升水模拟地球水体” 的比例数据,推理 “可利用淡水稀缺” 的结论;结合 “供水 - 用水” 体验,分析用水量增加的原因,培养 “数据解读 - 问题分析” 的思维。 探究实践:参与 “1 升水模拟地球水体”“供水 - 用水” 体验活动,能准确记录各水体占比(冰川、地下水、河流湖泊水),学会制定家庭节水计划,掌握 1-2 种家庭节水方法。 态度责任:深刻认识淡水资源的稀缺性,树立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的意识,养成 “随手关水龙头、重复用水” 的生活习惯,主动向家人宣传节水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体验活动理解淡水资源有限,掌握农业、工业、家庭的节水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 “地球水体比例” 数据(1 升水模拟),直观感受 “可利用淡水极少”;将节水方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PPT(含淡水资源用途图、地球水体比例图、节水方法示意图、体验活动步骤图)、体验活动材料(1 升量杯(装水代表地球总水体)、小量杯(21mL、9mL、0.5mL,分别代表冰川、地下水、河流湖泊水)、塑料盆、小勺 2 把(供水 1 把、用水 2 把))、家庭节水计划表模板、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提前观察家中用水情况(如是否有漏水龙头)。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离不开的‘淡水’”(5 分钟) 生活提问:“我们每天喝水、洗脸、刷牙需要水,农民伯伯浇地、工厂生产也需要水 ——— 这些用的是什么水?能直接用海水吗?” 引导学生说出 “需要淡水,海水不能直接用”。 教材衔接:打开教材 “珍惜水资源” 页面,展示 “农业灌溉、工业炼钢” 图片,小结:“淡水对我们太重要了,但地球上的淡水多吗?今天我们就来体验‘淡水资源的有限’,学会珍惜水资源”。 (二)探究实践 1:体验 “淡水资源的有限”(15 分钟) 活动 1:1 升水模拟地球水体(10 分钟) 操作指导:按教材步骤: 在大容器中装 1 升水,告诉学生 “这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咸水 + 淡水)”; 用小量杯分别量取 21mL 水(代表冰川,占地球淡水的大部分)、9mL 水(代表地下水)、0.5mL 水(代表河流与湖泊水,是人类易利用的淡水),倒入三个小杯子; 让学生观察 “1 升水” 与 “0.5mL 河流湖泊水” 的体积差异,计算比例(0.5mL/1000mL=0.05%)。 现象分析:引导学生说出 “地球上的水很多,但易利用的淡水(河流湖泊水)很少,只占极小一部分”,结合教材强调 “淡水资源有限,我们要珍惜”。 活动 2:体验 “可利用淡水供不应求”(5 分钟) 操作指导:按教材步骤: 在塑料盆中装小半盆水(代表某地区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 选 1 名学生当 “供水者”(用 1 把小勺每次加 1 勺水),2-3 名学生当 “用水者”(每人用 1 把小勺,每次共取 2-3 勺水); 重复 “供水 - 用水” 步骤,直至盆中水被取完,观察 “用水速度远快于供水速度”。 讨论交流:提问 “供水者、用水者的行为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会供不应求?” 引导学生说出 “供水代表自然降水补充淡水,用水代表人类生活、生产用水;人口增加、工业发展会导致用水量增加”。 (三)探究实践 2: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