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3960

第二章 生态安全 综合练习--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828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二章,生态,安全,综合,练习,人教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生态安全 一、单选题 1.近年来,科学家在珠穆朗玛峰的积雪中检测到了微塑料颗粒。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 A.微塑料仅存在于高山地区 B.人类活动对高山环境无影响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环境保护依旧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A.多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使用新能源,减少煤炭使用 C.大量使用地膜和化肥提高产量 D.少开私家车,控制尾气排放 3.地球的水资源也是限制世界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列与节约用水理念不符的是(  ) A.洗手后关闭水龙头 B.矿泉水喝完再扔 C.洗衣服随便用水 D.洗菜水浇花 4.在一个由“草→虫→鸟”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鸟消失,则虫的数量会(  )。 A.上升 B.下降 C.仍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B.开发兴建城市 C.保护森林 D.开垦荒地 6.2019年北京世园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科技最先进、国际支持最多的一届,本次办会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生态环境的保护已引起全球关注,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土壤和水环境遭到了污染,位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受到的危害最严重 B.为了保护环境,应该提倡垃圾分类回收,如用废旧纸张制作再生纸 C.只要我们国家减少了空气污染,我国就不会遭受到酸雨的危害 D.保护鸟类可以抑制害虫的发生,比用农药杀虫有利于保护环境 7.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  ) A.动脉血管 B.静脉血管 C.心脏 D.毛细血管 8.下列对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减少地面的裸露,避免起风时尘土飞扬 B.选择一些具有环保作用的植物 C.一定要种植一些珍稀的植物 D.要设计出一个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 9.保护生态环境已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B.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提倡使用电子贺卡 D.随意焚烧生活垃圾 10.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新一代的“绿色使者”,为保护人类的共同家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下列哪一做法不符合良好的环境道德观.(  ) A.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让电脑一直处于开机状态方便使用 C.用普遍木筷代替一次性木筷 D.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11.“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避免长明灯和水龙头不关 C.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D.外出就餐适量点餐 12.在一片草原上生长着羊和狼,如果由于天敌的引入导致狼的数量骤减,不考虑其它因素,则羊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条曲线表示(  ) A. B. C. D. 13.对于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各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组成成分相对稳定 C.各生物所占比例相对稳定 D.生物个体数量不变 14.下图所示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该水库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生产者甲 C.该水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分解者 D.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的数量将会增加 15.下列人类行为中,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的是(  ) A.在草原周围营造防护林 B.增加城市私家车数量,利于人们出行 C.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D.为满足家具生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