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4509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课堂实录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34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四上9古诗三首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生字,会写“暮、吟”等字;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诗,默写《题西林壁》;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探究古诗的表达特点;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体会诗中蕴含的观察方法与哲理。 3.感受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魅力;学会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理解“各有长短”的辩证思维。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歌画面;体会《题西林壁》《雪梅》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发现·热爱”———走进《暮江吟》的诗意世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有画面感的古诗,它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之手,题目叫做———《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白居易) 师:你们知道“吟”是什么意思吗?其实,“吟”是一种古代诗歌的体裁,类似于我们今天写的诗歌,但语气更自由、更抒情。那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读得真整齐!不过,老师想请大家再读一遍,这次要边读边想画面,看看你能在脑海中“看到”什么? (学生再次齐读) 师:谁来说说你读完这首诗后,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我看到太阳快落山了,阳光照在水面上,一半是红色的,一半是绿色的。 生:我还看到晚上天黑了,月亮像弓一样挂在天上,还有露珠像珍珠一样亮。 师:你们真会想象!这首诗描写的正是从傍晚到夜晚的景色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到底观察了哪些景物? (板书:景物) 生:有残阳、江水、秋夜、露珠、月亮。 师:对,就是这些景物。那你们觉得这些景物美不美?多不多?有没有变化? 生:美!多!还有变化!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写出了五种不同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间在变化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景变”。 (板书:景美、景多、景变) 师:那诗人到底观察了多久呢?为什么他会看得这么细致?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夕阳西下,江水一半红一半绿;夜晚,月亮如弓,露珠晶莹)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天还没完全黑,还有光。 师:对,这是傍晚。那诗中哪一句提到了“夜”?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 师:对,这说明诗人从傍晚一直看到夜深。我们来梳理一下时间线: ①傍晚:一道残阳铺水中 ②渐晚:半江瑟瑟半江红 ③入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所以,诗人观察的时间很长,是从日落到夜晚,是一个持续观察的过程。 (板书:持续观察) 师:那诗人为什么观察这么久呢? 生:因为他喜欢这些景色! 师:是的,诗人是因为喜爱,才愿意停下脚步,静静欣赏这些美景。那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看到一个特别美的画面,让你忍不住多看几眼? 生:有一次我在海边看日落,我觉得特别美,就不想走。 生:我晚上看到月亮像弯刀一样,还拍了照片。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就是“观察+热爱”的力量。 师:不过,也有同学可能会问:这首诗是不是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呢?比如,秋天的诗,有时候会让人感到悲伤。 (板书:欢喜?忧愁?)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看看是欢喜还是忧愁? 生:齐读诗句。 师:我们一起来找找线索。第一句中,哪个字最能说明诗人的心情是轻松的? 生:“铺”! 师:对,为什么用“铺”而不是“照”或者“坠”呢? 生:因为“铺”是轻轻地、慢慢地,感觉很温柔。 师:“铺”字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是平和的、轻松的,不是急促的、焦虑的。那第三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可爱”的意思! 师:没错!所以“可怜”在这里不是“值得同情”,而是“真可爱”的意思。那最后一句“露似真珠月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