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生物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86079
4.1.3 免疫(课件)2025-2026学年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共37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4次
大小:446474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4.1.3
,
免疫
,
课件
,
2025-2026
,
学年
,
少版
(
课件网
) 温故而知新 传染病的共同特征是由_____引起,具有_____性和流行性。 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必须同时具有_____、_____和_____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 传染源是指能散播_____的人或动物,感染病原体的人和动物都是传染源。_____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_____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多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们是易感人群。_____ 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6.艾滋病全称是_____,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和_____。 病原体 传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液传播 性传播 母婴传播 2024冀少版新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疾病预防与人体健康 第一章 传染病与免疫 第三节 免疫 皮肤破损后,伤口容易感染,但健康的皮肤却不易感染。出过水痘和得过腮腺炎的人,就不会再患此病。有些人对花粉或粉尘过敏。这些现象都和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人体是怎么进行免疫的呢? 课堂导入 认识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区别及协同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念。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免疫过程的实例,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能力;辩证看待免疫防御与免疫失衡(如过敏)的关系。 科学思维 通过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高免疫力的做法,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实践 关注免疫相关社会热点,学会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态度责任 01 02 03 04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及区别。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和原理,即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及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 难点 寻证据.阅读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重点关注人体相关结构或物质在抵抗疾病中的作用。 泪液、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血液等组织中有吞噬细胞 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呼吸道黏膜上有许多纤毛和黏液 →阻挡病原微生物 →清除病原微生物 →溶解细胞壁,杀死细菌 →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根据获得的证据思考下列问题。 1.能把病原微生物阻挡在人体之外的结构有哪些? 2.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在抵抗疾病中有什么作用? 3.这些结构或物质抵抗的是一种还是多种病原微生物? 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1.皮肤上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把病原微生物阻挡在外。 皮肤能阻挡病原微生物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清洁皮肤上,2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被消灭了。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链球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答: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被皮肤的分泌物所杀死,说明皮肤具有杀灭病菌的作用。 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2.呼吸道黏膜上的黏液和纤毛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等异物的作用。 黏液和纤毛能清除病原微生物 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3.泪液和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能够溶解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灭细菌。 溶菌酶能溶解多种细菌的细胞壁 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4.吞噬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能够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多种病原微生物。 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探究新知 一、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能阻挡病原微生物 黏液和纤毛能清除病原微生物 溶菌酶能溶解多种细菌的细胞壁 吞噬细胞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这种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微生物起作用的免疫,叫作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首先发挥防御作用 当病原微生物突破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作用,人是否就会患病? 病原微生物 人体 淋巴细胞 抗体 记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苏教版)(2025-11-24)
生命起源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课件(苏教版)(2025-11-24)
生物性状的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人的性别决定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生物的遗传物质 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导学案(苏教版)(2025-11-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