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7857

4.3.2 对数的运算 课件(共23张PPT)- 同步精讲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4360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4.3.2,精讲,必修,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4.3 对数 4.3.2 对数的运算 情境导入 在引入对数后,自然应研究对数的运算性质.你认为可以怎样研究? 我们知道了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能否利用指数幂运算性质得出相应的对数运算性质呢? (1); (2); (3) 指数幂运算 新知探索 设 ∵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这样,就得到了对数的一个运算性质: ① . 新知探索 活动1:同样地,同学们可以仿照上述过程,由自己推出对数运算的其他性质. 设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因此得到对数运算性质: ② . 新知探索 活动2:同样地,同学们可以仿照上述过程,由自己推出对数运算的其他性质. 设 ∵∴. 根据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可得: 因此得到对数运算性质: ③ 新知探索 于是,我们得到如下的对数运算性质. 如果,且,,,那么 ① ② ③ 新知探索 辨析1:判断正误. (1). (2) (3) (4) 答案:×,×,×,×. 辨析2:计算等于_____. 解: 例析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解: 52 19. ① ② ③ 例析 例4.用表示. 解: ① ② ③ 新知探索 数学史上,人们经过大量努力,制作了常用对数表和自然对数表,只要通过查表就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现在,利用计算工具,也可以直接求出任意正数的常用对数或自然对数.这样,如果能将其他底的对数转换为以10或为底的对数,就能方便地求出这些对数. 活动3: (1)利用计算工具求的近似值; (2)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利用的值求的值吗? (3)根据对数的定义,你能用表示吗? 新知探索 设则于是 根据性质③得,即 我们把上式叫做对数换底公式. 在4.2.1的问题1中,求经过多少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2倍,就是计算的值.由换底公式,可得.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由此可得,大约经过7年,B地景区的游客人次就达到了2001年的2倍.类似地,可以求出游客人次是2001年的3倍,4倍,…所需要的年数. 新知探索 辨析3:判断正误. (1)由换底公式可得. (2) (3) 答案:×,×,√. 辨析4:等于_____. 解:原式 例析 例5.尽管目前人类还无法准确预报地震,但科学家通过研究,已经对地震有所了解,例如,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E(单位:焦耳)与地震里氏震级M之间的关系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的多少倍(精确到1) 解:设里氏9.0级和8.0级地震的能量分别为和.由,可得 ,. 于是, 利用计算工具可得, 虽然里氏9.0级地震与里氏8.0级地震仅相差1级,但前者释放出来的能量却 是后者的约32倍. 新知探索 补充: (1)对数运算性质①的推广: (2)由换底公式得到的常用结论: ① ② ③; ④. 练习 题型一:对数运算性质的应用 例1.(1)若则 等于( ). A. B. C. D. 解: 故选A. ① ② ③ 练习 例1.(2)①;② ③ 解:①原式 ②原式. ③原式 2. 练习 变1.(1)(2020年全国卷1)设,则 A. B. C. D. 解:因为,所以则有所以故选B. 变1.(2)计算下列各式: ①② 解:①原式 ②原式 练习 题型二:换底公式 例2.(1)计算的值. 解:(1)原式 练习 例2.(2)已知用表示的值. 解:(2)∵ ∴ 于是 练习 变式2.(1)若则的值为_____. 解:(1)由已知可得即, ∴即 变式2.(2)计算 解:(2)原式 练习 对数式化简与求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正用或逆用公式,对真数进行处理,一般本着便于真数化简的原则进行 常用方法: (1)“收”,将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收成积(商)的对数; (2)“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同底的两对数的和(差). 利用换底公式进行化简的原则和技巧: 原则:化异底为同底 技巧: (1)先进行部分运算,最后再换成同底; (2)借助换底公式一次性统一换为常用对数(自然对数),再化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