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7904

1.6《光的反射现象》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31次 大小:32427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光的反射现象,课件,16张,PPT,教案,素材
    (课件网) 1.6《光的反射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 上 1.6《光的反射现象》 同学们,我们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光在镜子上是怎么传播的? 新知导入 评估与改进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的变化, 叫作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 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也能发生折射吗 探究新知 从镜子反射回来的光是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比如照镜子时,我们能看到自己,就是因为光照射到脸上后反射到镜子,再按这一规律反射进我们的眼睛。 1.做光的反射实验。 将卡纸剪成比手电筒光圈直径略大一点的圆; 在剪好的卡纸中间划开一道缝隙, 并用透明胶带将卡纸固定在手电筒光圈上; 打开手电筒,会有一道狭窄的光束射出来。 先用手电筒照射白板或纸屏, 调整手电筒距白板或纸屏的距离,以确保能看清楚一道光斑。再通过调试平面镜,使光反射到标记的位置。 2.通过调整镜子的位置,使反射光到达某一指定地点。 资料:与镜面反射相同,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 有所不同。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情。 画光的反射路线:先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法线),再画一条从光源射向镜面的实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形成入射角;最后从入射点出发画另一条实线(反射光线),在法线另一侧,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相等,三条线标注清晰。 若按规范探究,发现的规律相同: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属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是光反射的普遍规律。 1.你能画出光在镜面上反射的路线吗? 2.我们发现的光的反射规律相同吗? 课堂练习 选择题 光碰到镜面会( )。 A. 沿直线传播 B. 改变传播方向(反射) C. 消失 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 A. 物体自身发光 B. 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C. 眼睛发光照亮了物体 科学家利用光的反射测量地月距离,是因为( )。 A. 光的反射能让光沿入射路线返回 B. 光的反射能增强光的亮度 C. 光的反射能改变光的颜色 B A B 课堂练习 判断题 所有物体都能反射光。( ) 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与入射光完全相同。( ) 照镜子时看到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 × √ 同学们,通过实验我们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发生反射现象,且反射光遵循一定规律。我们能看到物体,也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光的反射在生活和科技中还有很多重要应用呢。 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探究:光照射平面镜→反射现象 反射规律:光碰到镜面改变传播方向,反射光与入射光有规律(如对称) 生活与科技应用:镜子成像、测量地月距离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光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前面关于光的传播、折射等内容,聚焦光的反射现象。教材通过照镜子的生活场景引出问题,再通过光的反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时介绍了光的反射在测量地月距离等实际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光学认知体系。内容以实验探究为核心,注重知识与生活、科技的联系,符合新课改 “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的理念。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如镜子成像)有生活经验,但对光的反射规律缺乏科学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喜欢动手实践,能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实验观察与简单分析,但对光的反射规律的归纳总结能力有待提升。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