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5280

第1课 描述位置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26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课,描述,位置,教案,格式
  • cover
1.《描述位置》教案 【教材简析】 本节是冀人版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的第 1 课,聚焦 “描述位置” 的核心内容。教材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如 “小鸟树上叫,小猫树下跑”“圈里三头牛” 等),引导学生发现描述位置的词语;通过 “听口令做动作”“记忆物品位置变化” 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位置的相对性;结合 “迷路情境” 拓展应用,将知识与生活安全结合,体现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的理念。教材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弱化抽象概念,强化直观感知和实践操作,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习目标】 1.科学观念 认识描述位置的常用词语(前后、左右、上下、里外、远近、东、南、西、北)。知道地图或平面图上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基本规则。了解生活中辨别方向的简单方法(如太阳、北极星、植物)和迷路时的安全求助方式。 2.科学思维 能通过观察具体情境(如 “小鸟在树上,小猫在树下”),分析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能运用方向词语,清晰、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3.探究实践 通过 “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探究方向词语的实际应用,记录并分析操作错误的原因。通过 “记忆物品位置变化” 游戏,观察并描述物体的位置移动(如 “苹果向右移动一格”)。 4.态度责任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倾听他人指令,养成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树立安全意识,知道迷路时不跟陌生人走,学会向可靠人员求助。对身边的位置与方向现象产生探究兴趣,乐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准确使用描述位置的常用词语(前后、左右、上下、东、南、西、北等)。 难点:理解 “位置的相对性”(如 “我在你的左边” 是以 “你” 为参照物)。结合 “远近” 等信息更精准地描述位置。 【教学准备】 教师:口令卡片(“向左转”“向前走” 等)、指南针(1-2 个,简单演示)。安全提示卡:“迷路时不跟陌生人走”“找警察叔叔帮忙” 等标语。 学生:六宫格棋盘(用于记忆游戏)、苹果、手机、书包、钢笔、红旗等小物品(各 1 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与问题 教师展示 “蓝房子到学校的路线图”,提问:“图中的同学说‘出门向右走,直行后右拐到学校’,你们每天上学的路线怎么描述呢?” 引导学生分享,如 “我从家出门向左,过了马路就是学校”。 大家描述路线时用到了‘左、右、直走’等词,这些都是表示位置和方向的词。那到底怎样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呢?”(板书课题:描述位置) 出示 PPT 情境图片:“小鸟树上叫,小猫树下跑”“圈里三头牛,圈外几头牛”“右侧秋千高,左侧秋千低”,引导学生观察。 2. 依次提问:“小鸟和小猫的位置怎么区分?”“牛在‘圈里’和‘圈外’有什么不同?”“秋千的‘左’和‘右’是相对什么说的?” 3. 小结:“这些词语能帮我们说清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描述位置’。” 自由发言分享上学路线,如 “我从家出门,向前走到路口,左转就是学校”; 2. 观察并说出自己和同学描述中用到的词(如 “左、前、路口”); 3. 思考 “如何准确描述位置” 的问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4.圈出儿歌中的方向词(如 “上、下、左、右、里、外”); 5.观察教师的实物演示,模仿说出 “XX 在 XX 的 XX 方向”(如 “橡皮在尺子的上面”)。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降低认知难度,激发兴趣。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描述位置的词语,为后续学习铺垫。 探究与发现 探究一:听口令,做动作 1. 分组:将学生分成 4-5 组,指导每组选 1 名组长,发放口令卡片(如 “向左转”“向前走三步”)。 2. 明确规则:组长读口令,组员做动作,组内记录错误(谁错了、错在哪)。 3. 巡视各组活动,提醒组长口令清晰、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