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教案 第一单元 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 第2课 学会沟通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良好沟通对集体和谐的作用,主动维护班级交往秩序。 道德素养:学会礼貌表达意见、耐心倾听,不指责他人,尊重分歧。 法治观念:知晓发表意见是合法权利,明白沟通需遵守交往准则。 健全人格:提升自信表达与有效倾听能力,增强人际交往适应力。 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沟通责任,积极协商分歧,维护良好同学关系。 【教学重点】 学会礼貌表达意见、耐心倾听,不指责他人,尊重分歧。 【教学难点】 提升自信表达与有效倾听能力,增强人际交往适应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和朋友约好去博物馆却被临时爽约,想报擅长的短跑却被体育委员安排跳远,跟同学说话时对方总走神…… 这些沟通小麻烦,大家是不是常遇到?别着急!这节课我们就学妙招:敢自信表达想法、会耐心倾听他人、不互相指责,让沟通少点阻碍,多点顺畅!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 (一)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一学】假如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博物馆,他却临时说有事不能来。对此,你可能会有如下表达。 提示:我们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应该要使用以“我”为主语的句式,这样的表达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有利于彼此的沟通和问题的解决。 【试一试】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发生争吵,本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 【知识窗】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双方只有在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了解对方意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沟通。 【说一说】怎样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要自信。 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 【温馨提示】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 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 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 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 (二)与人沟通要学会倾听 【活动园】生活中与别人主动沟通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对方的下列反应,同时自己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 他面无表情,对我说的话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我感到很无趣。 他左顾右盼,向窗外张望,是不是不想听我再说了? 他总是打断我的话,我都不想接着说了。 【温馨提示】倾听要有耐心。 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边听边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 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容,做好回应的准备。 用点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与人沟通不要相互指责 【活动园】沟通交流与我们的同学关系。 同学犯了错,我不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他,毕竟人人都有自尊心。 同学之间有分歧时,如果我是对的,我就要当着大家的面指出别人的错误。 如果你总是当着别人的面指责我,我们肯定做不成好朋友 提示: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 【议一议】同学们,如果你和同学沟通后,如果意见仍未达成一致,你会如何处理? 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 我会尊重他人,和他友好协商沟通。 我会耐心的听他的解释,然后想办法达成共同意见。 如果实在达不成共识,我希望就各自保留自己的见解,求同存异吧! 【温馨提示】 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沟通的三大妙招:用 “我” 句式自信表达意见,用专注姿态耐心倾听,意见不合时不相互指责、学会求同存异。希望大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