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249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4章 4.2 4.2.3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课件--2026版高中数学苏教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5865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苏教版,数学,高中,--2026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4章 数列 4.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第1课时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难点) 2.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重点) 3.会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重点) 1.通过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有关计算,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2.借助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实际应用,培养数学建模及数学运算素养. 3.通过an与Sn关系的应用,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有一次,老师与高斯去买铅笔,在商店发现了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老师问:“高斯,你知道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吗?” 必备知识·情境导学探新知 知识点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1)数列{an}的前n项和:对于数列{an},把a1+a2+…+an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Sn. (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用倒序相加法推导的. (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思考在等差数列{an}前n项和公式推导中,运用了哪条性质? [提示] 运用性质“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从而a1+an=a2+an-1=…=ak+an-k+1. 已知量 首项、末项与项数 首项、公差与项数 求和公式 _____ _____ 体验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d=2,则S20=(  ) A.230 B.420 C.450 D.540 B [S20=20a1+d=20×2+20×19=420.] √ 体验2.等差数列-1,-3,-5,…的前n项和是-100,那么n的取值为(  ) A.8 B.9 C.10 D.11 C [根据公式Sn=na1+d得-100=-n+×(-2),解得n=10.] √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释疑难 类型1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有关计算 【例1】 【链接教材P149例1】 在等差数列{an}中,若: (1)已知a6=10,S5=5,求a8; (2)已知a2+a4=,求S5. [解] (1)法一:∵a6=10,S5=5,∴解得 ∴a8=a6+2d=16. 法二:∵S6=S5+a6=15,∴15=,即3(a1+10)=15. ∴a1=-5,d==3. ∴a8=a6+2d=16. (2)法一:∵a2+a4=a1+d+a1+3d=, ∴a1+2d=. ∴S5=5a1+10d=5(a1+2d)=5×=24. 法二:∵a2+a4=a1+a5,∴a1+a5=, ∴S5===24. 【教材原题·P149例1】 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 (1)已知a1=3,a50=101,求S50; (2)已知a1=3,公差d=,求S10. [解] (1)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S50=×50=2 600. (2)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S10=10×3+=. 反思领悟 求数列的基本量的基本方法 求数列的基本量的基本方法是构建方程、方程组或运用数列的有关性质进行处理. (1)“知三求一”:a1,d,n称为等差数列的三个基本量,在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中,都含有四个量,已知其中的三个可求出第四个. (2)“知三求二”:五个量a1,d,n,an,Sn中可知三求二,一般列方程组求解. [跟进训练] 1.(1)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2+a4=4,a5=8,则S10=(  ) A.125   B.115   C.105   D.95 (2)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为Sn,若S9=27,a10=8,则S14= (  ) A.154 B.153 C.77 D.78 √ √ (1)D (2)C [(1) S10= 10×(-4)+×3=95. (2)根据题意,等差数列{an}中,若S9=27,即S9==9a5=27,解得a5=3.又a10=8,∴S14===77.故选C.] 类型2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实际应用 【例2】 【链接教材P151例4】 某抗洪指挥部接到预报,24小时后有一洪峰到达,为确保安全,指挥部决定在洪峰到来之前临时筑一道堤坝作为第二道防线.经计算,除现有的参战军民连续奋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