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4) 植物生长素 (本套共13小题,共60分。第1、2、4~8、13小题,每小题2分;第10、11小题,每小题3分;第3、12小题,每小题12分;第9小题14分。) 题组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达尔文提出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 B.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这种化学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再将经过处理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朝对侧弯曲生长。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该实验证明了( )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 3.(12分)下列是生长素发现的一系列实验(实验材料为燕麦胚芽鞘),回答下列问题: A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 C直立生长 D弯曲生长 E不生长不弯曲 F直立生长 G弯曲生长 H (1)A、B实验的推论:燕麦胚芽鞘生长具有_____。 (2)若要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则应选的实验组合是_____(填字母)。 (3)E、F实验的推论是_____。 上述实验体现了设计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请你写出E、F实验的单一变量: _____。 (4)A、G实验的推论:向光性是_____造成的。 (5)预测实验H的现象是_____。 题组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4.如图所示,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切除后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在已切尖端的胚芽鞘下部正中插入不透水的玻璃片后,再将琼脂块置于去尖端的胚芽鞘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下部的a、b两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应为( ) A.a>b B.a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