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382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6) 植物激素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 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高中苏教版生物学选必1

日期:2025-09-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322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答案,因素
    课时分层作业(16) 1 2 3 4 5 7 8 9 10 11 C C D C B B B D AC A 6.(每空2分,共12分)(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在10-12 mol/L和10-6 mol/L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实验 (3)①不做处理的扦插枝条 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浸泡过的枝条 ②处理插条的时间(合理即可) ③甲、丙 1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1)沾蘸 (2)A (3)两重 (4)50~80(4分) (5)②黑暗 ③生根数目 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低于乙组 如果甲组的插条生根数目高于乙组 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 1.脱落酸可促进果实脱落,A错误;赤霉素具有解除休眠的作用,B错误;乙烯利在水中分解为乙烯,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C正确;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诱导染色体加倍,得到多倍体番茄,D错误。 2.开花后,雌蕊可能已经完成了授粉,能够产生种子,A错误;番茄是雌雄同花、自花授粉植物,虽然套袋,但是雌蕊和雄蕊可以在袋内完成授粉,从而产生种子,B错误;要获得无子番茄,需要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在雌蕊柱头上涂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并套袋,C正确;开花后,雌蕊可能已经完成了授粉,能够产生种子,所以此时去雄蕊不能保证获得无子番茄,D错误。 3.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避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4.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其效果要比IAA稳定,A正确;一年生杨树枝条分化程度更低,作为扦插材料其生根效果要好于两年生枝条,B正确;浸泡法是将枝条放在NAA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至一天后移出,然后将枝条放在清水中或扦插生根,C错误;预实验需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正式实验是在已经初步确定较为适宜的浓度范围后进一步探究其最适浓度,故可不再设置对照组,D正确。 5.本实验中根的总长度是因变量,A错误。为了保持培养条件稳定,实验过程中应定期更换蒸馏水和2,4-D溶液,B正确。由图可知用10-8 mol/L的2,4-D溶液培养6天,洋葱根的生长速度在6天内是不同的,C错误。题图实验结果只能说明2,4-D具有促进生根作用,不能说明其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6.(1)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根据实验结果,最适浓度在10-12 mol·L-1和10-6 mol·L-1之间,要进一步精确测定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在10-12 mol·L-1和10-6 mol·L-1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相同的实验。(3)①甲瓶是空白对照组,应插入不做处理的扦插枝条;乙瓶中插入用适宜浓度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浸泡过的扦插枝条;丙瓶中插入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浸泡过的枝条。②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对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除培养条件相同外,还应控制处理插条的时间等相同。③如果甲、丙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则说明经40 ℃处理过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失活。 7.分析表格可知,甲用黑纸遮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为10,乙照橘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为99,表明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有影响,橘红光可促进莴苣种子萌发,但本实验不能证明适量水分是莴苣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A、C错误,B正确;丙先照橘红光再照远红光,数天后萌发的种子数为40,表明远红光可部分抵消橘红光的作用,但不能证明莴苣种子只用远红光照射不能萌发,D错误。 8.玉兰细胞中的光敏色素是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能感受光的变化,A正确;由题干“初春时,天气寒冷,玉兰树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