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2996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章第1节《光合作用》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21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答案,练习题,光合作用,1节,4章第
  • cover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章第1节《光合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2.科学家在太空舱中尝试种植蔬菜(如生菜、辣椒等),需为植物提供特殊的生长环境。下列哪一项是太空种菜的关键条件( ) A.提供充足的土壤 B.模拟地球的重力 C.保证持续的光照 D.定期施用杀虫剂 3.养金鱼时,人们常在鱼缸中放一些金鱼藻,在昼夜中金鱼藻缺氧的时候大约在(  ) A.早晨 B.中午 C.黄昏 D.天亮前 4.植物是怎么长大的? 公元前三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土壤是构建植物体的唯一原料。17世纪,范·海尔蒙特通过柳树栽培的实验得出结论: 植物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来自( ) A.水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无机盐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温室大棚中,不属于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增产的做法是( ) A.直接施放二氧化碳 B.直接施放二氧化硫 C.合理密植、人工光照 D.合理灌溉 7.图是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B.实验前需要进行暗处理 C.实验现象中,滴加碘液会变蓝的是甲叶片 D.用氢氧化钠的目的是提供二氧化碳 8.如图所示,合理密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它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①尽量增加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②尽量减少单位面积上空地数量 ③使阳光尽量多地照射在农作物上 ④使阳光尽量多地照射在空地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9.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田划出了5块面积和肥力都相同的区域,用来种植花生。每块区域的植株数量不同,但都做到了均匀分布。收获后(不同区域收获的种子大小基本相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区域位置 B.区域最适种植数量在40~80株之间 C.实验说明提高产量要做到合理密植 D.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多,有利于提高产量 10.图是叶片气孔结构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1是保卫细胞 B.图中2处细胞壁比3处薄 C.水蒸气可通过气孔散失,二氧化碳和氧气可通过气孔进出 D.当1吸水膨胀时,气孔关闭 二、综合题 11.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中A—D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结构;乙是甲部分结构的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 ]中填写字母或序号) (1)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D] 、[①] 。 (2)图甲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除了[B]水外,还要[ ] 。 (3)图乙中,表示气孔结构的是 。 (4)在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它主要存在于图乙的[ ] 中。 三、资料分析题 12.为证实“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凯凯同学制定了以下的实验方案。 (1)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氢氧化钠溶液,密封不漏气。 (2)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3)“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4)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5)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滴几滴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生成的蓝色出现。 该实验方案中有几处明显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 ; ; ;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