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1* 三黑和土地 六年级语文 上册 看到这个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什么? 三黑和土地是什么关系? 作者借三黑与土地的关系,想表达什么? 作者简介 苏金伞(1906-1997),原名苏鹤田,河南睢县人,现代著名乡土诗人,因其浓郁的乡土诗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著作有诗集《地层下》《窗外》《入伍》等。 创作背景 农民以前是没有土地的,只是给地主种地,被地主剥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了土地革命,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 要读懂这首诗,得先了解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大家想象:在旧社会,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吗? 明确任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① ② ③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觉得难读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明确任务 学习字词 耙地 顺溜 松散 荞麦 白霎霎 挨骂 蹚坏 闺女 打完场 逮蝈蝈儿 pá sǎn qiáo shà ái tānɡ ɡuī chánɡ 方向一致,有次序,不参差。 松懈;散漫。这里是泥土不紧密、松软。 形容某些白色的东西细小、稠密而零碎。 在行动的过程中损坏脚下的物品。 从庄稼收割之后到脱壳的过程。 dǎi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从哪小节开始,人称发生了变化? 这句之前与之后分别写了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3节):总体上写农民得到土地后的喜悦。 第二部分(4-15节): 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后的欣喜之情。 三黑有了土地后,做了哪几件事?请大家默读第4-15小节,圈画出关键词句,在小组内说说。 细读第二部分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黑把地耙得平平整整,准备播种的事。 细致耙地 三黑对逮蝈蝈儿的回忆,以及他想招呼小朋友来逮蝈蝈儿的事。 回忆逮蝈蝈儿 三黑展望未来的事。 展望新生活 三黑内心感到的幸福。 产生质疑 诗歌的题目是“三黑和土地”为什么开篇先写农民对待土地的态度,然后再写三黑? 三黑是众多农民中的一位,诗歌从广大的农民起笔,再聚焦到三黑这个具体的形象上,就写出了所有的农民都如三黑一样,热爱土地,憧憬新的美好生活。 聚焦第一部分 农民有土地后,心情有多激动呢?请大家自由朗读第1-3小节,找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一说。 夸张手法,表现农民拥抱土地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土地的热爱。恨不得让我们感受到每一块土都是农民心头的宝贝,怎么爱它都不够。 “旱天的鹅”指的是什么?水指的是什么? 农民有了土地,相当于旱天的鹅见了水。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 两个简单的“一……就……”一箭双雕,内容上写出了农民和旱天的鹅同样的急切心情,形式上赋予了诗歌韵律感。 聚焦第二部分 任务:说说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 有感情地朗读第4-15小节,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三黑有了土地之后的喜悦和兴奋,边读边圈画批注。 三黑是怎么耙地的? 细致耙地 翻地时认真、仔细,表达他对土地的珍惜。 三黑耙出的土地是什么样子的? 比喻:把地比作“妇女们刚梳的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三黑把地耙得极其工整,三黑是多么爱这块土地啊。 比喻:把翻好耙过的地比作“一张软床”,写出了土地的松软,表现了三黑的勤劳能干及欣赏劳动成果时的愉悦心情。 回忆逮蝈蝈儿 三黑在土地上劳作时,还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请男同学读第 11 小节,女同学读第 12 小节,注意语气的不同。 过去 小时候逮蝈蝈会挨骂,现在却想叫孩子来逮,为什么? 以前土地是地主的,现在是自己的。今夕对比,凸显了时代的变革和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展望新生活 有个土地,三黑对未来有哪些打算? 请大家读一读第13、14小节。读这些句子时,你能想象三黑说话时的表情吗? 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