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23401

2.1.1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设计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华东师大版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2220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1.1,字母,表示,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
  • cover
2.1.1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学内容解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2024版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及其加减》的第一节《列代数式》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与式是代数的基本语言,初中阶段关注用字母表述代数式,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和推理,通过字母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本节课既是单元起始课,也是代数起始课,是整个代数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单元整体视角看,本单元是在完成有理数的扩充后继续学习的内容,具体包括:进一步认识并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经历并理解字母可以与数一起参与运算,感受数式通性.本单元的重点是核心概念和运算,但单元起始课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不容小视,它实现了由算术到代数的跨越,为后续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相关知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22版课标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因此本节课一方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感受数式通性;另一方面,以用字母表示数为基础,以章前页的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与学习路径,充分发挥单元起始课的统领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定为: 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规范表示出来,深刻感受抽象的数学思维,领会数式之间的通性. 二、教学目标设置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规范的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和一般性. 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提高抽象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通过类比数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路径,了解式的相关内容,体会数式通性. (二)教学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在课本呈现的三个情境中,能够发现数量之间的规律,并能有意识的用含字母的式子把规律表示出来. 达成目标2的标志:会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到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在实际情境中,能够自觉使用含字母的式子规范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更具有一般性. 达成目标3的标志:通过例1和章前页问题的解决和拓展,类比有理数的研究思路,能说出“式”的研究内容,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构建出知识框架.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一)已有基础 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公式、运算律以及简单的方程,初步具有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关系、性质和规律的方法,并能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用字母表示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并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具有一定的推理意识. 2.学生经过第一章有理数的学习,经历数的扩充以及物体数量到数的抽象,经历了有理数的研究过程,知道了研究“数”概念的“套路”:概念—性质—运算—应用,为“式”的研究思路和单元知识框架的构建提供了经验. 3.在《有理数》一章,学生学习绝对值、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等内容时,也已经经历用字母表示结论、规律、法则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预计困难 1.作为七年级的学生,符号意识表现还比较弱,在较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如何分析问题、寻找相关数量、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困难. 2.学生的抽象思维有限,抽象概括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类比“数”的学习构建学习“式”的知识结构缺乏相应的经验. 基于以上学情,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正确分析复杂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