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32208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两则 教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5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寓言,两则
  • cover
12《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通过结合上下文,字理识字等方式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结合内容说说“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成语的意思,寻找故事中的“智者”“愚者”。 3.通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特点,并联系生活寻找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人物特点,并联系生活寻找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活动一:看图猜寓言,感知寓言特点 1.看看图,猜一猜这是哪则寓言故事?(出示图片: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 2.这两则都是我们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呢?(小故事,大道理) 3.教学“寓”:看看“寓”这个字,上面是个宝盖头,表示房子。“寓”就是居住,寄托的意思。寄托在言语里的道理就是———寓言。读读这个词“寓言”。 4.今天我们还要读读两则寓言故事,齐读课题。 学习活动二:自读寓言,说说成语的意思 自读寓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正音:羊圈(juàn)、窟窿(long)、街坊(fāng)、筋(jīn)疲力尽 “圈”外面是个国字框,就是围栏,里面圈起来的是羊儿,我们就叫———羊圈。圈起来的是猪儿,那就是———猪圈 筋疲力尽:“筋”里面有“月”,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力”是指花了很大的力气,如果一个人身体上花了很大的力气,就会感到“筋疲力尽”。 还有个和它很相似的词:“精疲力尽”是指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完,更多的指脑力,精神上的疲惫。 读读这个词:筋疲力尽 寓言往往短小,内容也很简单,你们都读懂了吗? 出示两则寓言的题目:结合寓言内容,自己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亡羊补牢:(难懂的字) ①“亡”:丢(结合全文发现亡在这里指丢,亡羊就是丢羊) ②“牢”:羊圈(牢在这里不是牢笼,是什么呢?关注前面的“补”字,补的就是有个窟窿的羊圈,因此可知牢的意思) 连起来说一说:有个人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丢了几只羊,后来听了街坊的劝告,把羊圈的窟窿补上了。 揠苗助长:(难懂的字) ①“揠”:有个提手旁,和手有关,结合下文中人物的行为可知,揠就是拔的意思。 连起来说:有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就把禾苗往上拔,希望能够帮助禾苗长高。 学习活动三:再读寓言,寻找“智者”“愚者” 出示之前学过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刻舟求剑》,每个寓言故事常常都有智者,愚者。在《我要的是葫芦》中有种葫芦的人———愚者,有他的邻居———智者。《刻舟求剑》中有刻舟的人———愚者,有和他在一艘小船上提醒他的人———智者。 这两则寓言中,有没有智者、愚者呢? 学生交流: 养羊人———愚者/智者 街坊———智者 种田人———愚者 儿子———? 养羊人: ①第3自然段中,养羊人说的话可以看出是愚者,因为一开始没有听劝。不理解丢失羊后为什么还要补羊圈的道理。 ②但是在第5自然段中,看出他“后悔”,又堵上了窟窿,知错就改,成为了智者。 养羊人知道再不补洞,还会有羊被叼走,所以现在修还不晚。赶紧堵上窟窿,没有再丢羊了,多么智慧! 原来,故事中的愚者也有可能变成智者。 街坊: ①第2自然段中,街坊能发现羊圈破了,后续还会有丢羊的情况。并且劝养羊人赶紧把洞补上。所以可以看出他是智者。 智者往往会好心地关心别人,劝告别人。 种田人: ①在第2自然段中,可以看到他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禾苗有自己的生长速度,种田人却不顾自然的规律,用手拔禾苗,“加速”长高,这是愚者。 讲的非常好!世界万物的生长都有自己的规律,禾苗长高是靠内在的营养,给予充足的时间,慢慢长大。而人为的拔苗,看上去长高了一节,但是根却离开了土地,反而没法继续生长了。 儿子: ①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