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课标串素养 课程内容要求 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 核心素养要求 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第1课时 认识社会生活 @知识梳理 名 师 点 津 【重难释疑】正确理解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②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基础巩固练 1.2025年3月5日,八年级(2)班的小豫同学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联播》,听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了解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他激动不已,为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小豫同学了解社会的方式是( ) A.参与实践 B.借助媒体 C.与人交往 D.通过观察 2.(贵阳期末)暑假期间,小周参加研学旅行到贵州榕江观看“村超”比赛,他在这里参与了各种极具“烟火气”和“泥土味”的乡村文体活动,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风采。这次旅程让小周( ) A.体会人类文明的发展演进 B.体会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C.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D.感受艰苦朴素的农村生活 3.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在方方面面: 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上述变化说明( ) ①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享受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④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易错题)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镇、村庄,都在规划建设有品质、有温度、配套设施完备的公共空间。生活中,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绿地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每个公共空间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由此可知( ) ①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②城市和村庄的发展都是一样的 ③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④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与材料所表达的主旨一致的是( ) ①小河参观“闽西汉剧”非遗展览 ②小南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评 ③小贵坚持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④小州定时收看央视《新闻联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练 6.【教材素材变式】(10分)阅读下列情境,回答问题。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4分)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6分) 第2课时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知识梳理 名 师 点 津 1.【易错辨析】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对应P4T8】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是老师的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2.【易错辨析】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对应P4T8】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①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②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基础巩固练 1.【跨学科·音乐】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遍神州大地,其中有句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 ①人是社会的人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社会中的个人是渺小无助的 ④个人的发展决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