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心甘情愿,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爱国 从军行 【唐】王昌龄 rèn yuè jì tì cháng xiāng 仞 岳 蓟 涕 裳 襄 识字表 裳 裳 古指裙子(霓裳) 衣服(衣裳) cháng shang 1.她用一身绚丽的( )羽衣,盖住整个盛世的繁华。 2.天冷了,出门要多穿几件( )。 霓裳 衣裳 写字表 rèn yuè mó yí 仞 岳 摩 遗 tì wū jì xiāng 涕 巫 蓟 襄 仞( ) 纫( ) 千仞 缝纫 遗( ) 遣( ) 遗憾 派遣 摩( ) 魔( ) 磨( ) 观摩 魔鬼 磨难 从军行 注释: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走进作者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天宝间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读出节奏 读准字音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连绵不断的乌云使大雪山都变暗了,从这座孤城可以远远望见玉门关。 祁连山脉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铠甲,古代士兵穿的战衣。 将士们在塞外身经百战, 飞扬的黄沙磨破了身上的铠甲,发誓不打败西域的敌人坚决不还乡。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爱国 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玉门关,就使战士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方发生过的战斗场面,不由心潮澎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金甲易损,生命可拋,戍边将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所有的豪情、气势都融在了这两句诗里。在豪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将士们一颗怎样的心 决心,不把敌人消灭誓不还的决心,一颗热爱祖国的决心。 磨得破是_____,磨不破的是_____。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抒情 写景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雪山:这里的雪山,是指祁连山,海拔4000~5000米,终年积雪,雪光闪耀。祁连山因它的雪白而壮丽。 暗雪山:如今怎么就暗了下来呢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暗”体现了戍边将士低落、孤独的心情,以及对故土和家乡亲人的思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以景物渲染气氛,烘托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戍边将士的辛苦。 第一、二句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军行》描绘了守边将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他们英勇戍边的胸怀,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将士们的英雄气概。 主旨概括 板书设计 从军行 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遥望 黄沙 百战 穿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环境恶劣 将士辛苦 时间漫长 战争频繁 豪言壮语 爱国热情 建功立业 许身报国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