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1473

1.3 几何证明举例 课件(共44张PPT)2025-2026学年数学青岛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752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八年级,2024,青岛,数学,学年
  • cover
(课件网) 1.3 几何证明举例 第1章 推理与证明 1.3 课时1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第1章 推理与证明 1.能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能应用它们解决其他证明问题. 2.了解互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能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学习目标 在七年级下册我们曾探索了哪些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性质 判定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怎样用有关的基本事实、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以及已经证实了的定理证明平行线的其它性质和判定方法呢? 注:性质定理1,现阶段不用证明,直接作为结论应用于各种证明问题中. (性质定理1) (基本事实) 复习导入 任务一: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应用它们解决其他证明问题. 活动1:运用已学的命题证明知识,解决下列证明问题. (1)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①指出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并画出图形,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②试着写出证明过程,与同学交流,说说你的证明思路. 已知:如图1,直线a∥b,∠1,∠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内错角. 求证:∠1 =∠2 . 证明:因为a∥b(已知), 所以∠3 =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1 = ∠3(对顶角相等), 所以∠1 = ∠2(等量代换). a b c 3 1 2 如图1 活动探究 试一试:你能沿用问题1所画的图,去证明“平行线的性质定理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吗?试独立完成. a b c 3 2 1 4 已知:如图2,直线a∥b,∠2,∠4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得的同旁内角. 求证:∠2 +∠4 = 180°. 证明: 因为∠1 =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 +∠4 = 180°(平角的定义), 所以∠2 + ∠4= 180°(等量代换). 如图2 (2)借助同位角的基本事实或已证定理,你能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吗? 已知:如图3,直线AB,CD被EF所截,∠1 = ∠2 . 求证:AB∥CD. 证明:因为∠2 = ∠3(对顶角相等), ∠1 = ∠2(已知), 所以∠1 = ∠3(等量代换). 所以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D E 3 2 1 A C F 如图3 思考 如何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与同学交流,说说你的证明依据. 活动2:阅读并理解下面的证明过程,思考每步后的括号内应填写的推理依据. 已知:如图,直线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P和Q,AB⊥EF. 求证:CD⊥EF . 证明:因为AB∥CD( ), 所以∠EPB = ∠PQD( ). 因为AB⊥EF( ), 所以∠EPB是直角( ). 所以∠PQD是直角( ). 所以CD⊥EF( ).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垂直的定义 等量代换 垂直的定义 任务二:了解互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能判断逆命题的真假. 活动:分析下面的两个命题,你发现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什么关系?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 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交换后,就构成了一个新命题.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原来的命题叫做原命题,新的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思考:你能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吗?它们的逆命题是真是假? (1)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对顶角相等. 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原定理的逆定理. 1.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指出它们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的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