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气预报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各种天气符号。 2.知道天气预报与实际天气有不同之处。 3.知道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存在不同。 科学思维 通过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了解两者的相同和不同。 探究实践 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的信息并记录。 2.查阅天气预报和资料,了解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态度责任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乐于探究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相同和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分析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相同和不同。 难点:查阅天气预报和资料,了解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 【教学准备】 天气观测记录、前面几天记录的天气预报信息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观测天气,那么未来的天气能够预测吗? 2.学生回答:能够预测,天气预报就是预测的天气信息。 3.教师导入:天气预报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各行各业都关心天气预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气预报。(揭示课题:天气预报) 二、探索活动 1.整理天气观测记录。 (1)教师请同学们相互观摩各自的天气观测记录,引导同学们对比、交流各自的天气观测记录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观察,说一说那些做得好的值得学习 (3)教师提问: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4)学生交流后回答:包含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云量、云的形状这几个方面的信息。 (5)让学生分组,从上述几个方面整理天气观测记录中的信息。 2.了解天气预报。 (1)教师出示课本P21 的资料,介绍天气预报中的天气符号。 (2)教师继续出示前面几天记录的天气预报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天气预报,并交流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 (3)学生交流天气后回答:包含阴晴雨雪情况、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风向、降水量、紫外线强度等方面的信息。 3.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 (1)请各小组展示整理好的天气观测记录信息,引导学生与天气预报进行比较。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并汇报比较情况。 (3)教师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4)教师引导:请大家观察班级记录单中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呢? (5)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总结并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中。 三、深入研讨 1.天气预报中所包含的信息,与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1)教师出示昨天的天气预报以及天气观测记录,请学生对比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教师继续提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怎样解释? (4)学生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 2.我们有哪些查询未来天气的方法? (1)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2)教师总结并补充。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查询到的3个不同地区今天的天气预报截图,请学生观察这几幅图片,交流3个地区今天的天气。 2.教师总结:同一天不同地方的天气不一样。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将前面的内容贯连起来,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来操作,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知道了天气预报中包含的信息,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各种天气符号,在教学中通过比较天气观测记录和天气预报中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到天气预报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让他们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作用。(
课件网) 第一单元 天气 7.天气预报 我们的天气观测记录与天气预报的内容一样吗 天气预报中是怎样表示各种天气现象的 整理天气观测记录。 我们已经观测了一段时间的天气,并做了记录。天气观测记录中,包含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向和云量 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