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运输》分层训练(第2课时)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跨学科·生产情境[2025邢台模拟]2025年我国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形成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层次、优衔接、高品质的轨道交通系统,形成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3小时区际交通圈。读图完成1—3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线路的主要特点有( ) ①线路密度大 ②运输效率高 ③线路层次多 ④连通性不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高速铁路 C.地铁轨道 D.内河运输 3.轨道上的长三角的建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意义有( ) ①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②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③加强内部经贸合作 ④缓解地区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重庆中考改编]我国西部地区借助陆海新通道,通过公路、铁路与 港口联运,实现了西部货物在广西大批量出海的历史夙愿。如图为陆海新通道和沿江通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中欧班列西部通道和沿江通道的关键节点是( ) A.昆明 B.重庆 C.南宁 D.西安 5.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积极意义主要有( ) ①增加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进口 ②加强我国西部地区与沿海的联系 ③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 ④优化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运输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新考法·对比分析“说走就走”已经成为许多中国人生活的日常。下图示意小明的爸爸多年往来于北京、武汉间的回忆记录。据此完成6—7题。 6.从“绿皮车”到“复兴号”( ) A.交通运输方式在更新 B.列车运行速度加快 C.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 D.铁矿运送效率倍增 7.“说走就走”能成为许多中国人生活的日常,主要得益于高铁( ) A.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 B.线路呈网格状均匀分布 C.安全性较普通列车更强 D.通达性较公路运输更强 参考答案 过基础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1.A 【解析】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线密度大,①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普通公路、地铁等交通线,层次多样,③正确。密集和多层次的交通线路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运输效率高,连通性强,②正确、④错误。故选A。 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是轨道交通,A、D错误。地铁轨道是主要用于城市内部的公共交通,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C错误。高速铁路属于轨道交通且运行速度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相邻城市群及省会城市形成3小时区际交通圈主要借助的交通运输方式,B正确。 3.D【解析】轨道上的长三角建成后,区域交通线路更密集,交通运输效率更高,有利于促进区域服务设施体系的完善,加强区域内部经贸合作,缓解地区交通拥堵,②③④正确。改善地区生态环境不是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的主要意义,①错误。故选D。 4.B 【解析】据图可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西部通道和沿江通道大致在重庆交会,因此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中欧班列西部通道和沿江通道的关键节点是重庆,B正确。 5.D 【解析】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较为丰富,增加我国西部地区能源资源进口不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积极意义,①错误;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了中国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其建设有利于加强两地区之间的联系,②正确;由材料中“通过公路、铁路与港口联运,实现了西部货物在广西大批量出海的历史夙愿”可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利于优化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运输体系,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③④正确。 6.B 【解析】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交通运输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