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47297

【人教新版】八上第四章 第三节 《交通运输》教学课件(第1课时)24张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127215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交通运输,1课时,教学课件,三节,人教,第四章
  • cover
(课件网) 第三节 交通运输 (第1课时)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一次出行,谈一谈在出行的过程中乘坐了什么样的交通运输工具,途经了哪些交通线路,并谈一谈在这次出行中对交通运输的感受。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现代工业的先驱和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国土开发、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对促进社会分工、大工业发展和规模经济的形成,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国际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交通运输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国防意义。 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交通状况 能够通车的公路里程短,大部分路段通 行条件恶劣。 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 后,多数为蒸汽机车,技术条件差。 内河航道中适合较大船只航行的航道 比例很小,通航条件差。 民航航线仅有 12 条,机场数量有限,设施简陋,航空运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指出 1950—2020 年,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道、民航机场的发展情况。 截至 2024 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 16.2 万千米,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了 4.8 万千米。 铁路运输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 543.68 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超过 16 万千米。 公路运输 截止 2023 年底,中国船队规模已位居世界 第一,外贸海运量占全球海运量的 30.1%。 海洋运输 截止 2023 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 到了 12.82 万千米,中国内河运输完成货运 量 47.91 亿吨,内河航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 界第一。 内河航运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机场总数达到 259 座,国产 C919 大型客机成功完成了首次商业载 客飞行,并逐渐投入商业运营。 航空运输 管道运输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的运输 中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管道运输 1. 根据图中信息,统计 1953 年以前、1953—1990 年两个时间段,该线路普速铁路累计开通的里程。 活 动 陇海—兰新铁路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新疆阿拉山口,并由此出境,成为亚欧铁路大陆桥的中国部分,其建成、升级、改建历经近百年。 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认识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1953年以前普速铁路累计开通的里程是1 759千米; 1953—1990年普速铁路累计开通的里程是2 423千米。 2. 查询列车运行时刻表,比较普通列车和高速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所需时间。 活 动 通过陇海—兰新铁路认识我国铁路交通的发展 (数据来源:12306 铁路网站) 车次 运行区间 全程时间 备注 K420/K417 兰州—连云港东 约 24 小时 隔日开行,绿皮火车 K1354/K1351 连云港东—乌鲁木齐 约 28 小时 过路车,绿皮火车 G2684 连云港—兰州西 约 8 小时 45 分钟 直达车,和谐号动车 读中国高速公路布局方案(2013—2030 年)图,说说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特征? 现代交通运输的布局 首都放射线 南北纵向线和东西横向线相结合 读中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2016—2030 年)图,说说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征。 “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 “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 我国形成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交通网络。 东部: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西部:气候干旱,多极端天气 东部:平原丘陵为主 西部: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人口城市稠密 西部:人口城市稀疏 小组讨论并指出影响我国东密西疏的交通运输分布的因素。(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在地形起伏大、地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