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5388

16.1《赤壁赋》课件(共64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183498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赤壁赋 宋·苏轼 教学目标 1、疏通全文,学习和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言句式,并背诵全文。 2、梳理文章的思路,了解文中的线索。 3、掌握本文艺术特色,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美食家,豪放派词人代表。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之一。 一度下狱,三度贬官。 命运多舛,生活坎坷。 苏轼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 心调和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文 艺 全 才 文——— 诗——— 词——— 书、画——— “唐宋八大家” 韩 愈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曾巩 “苏 黄” 与黄庭坚并称 “苏 辛” 与辛弃疾并称 “宋四家”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苏黄米蔡”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写作背景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排偶和藻饰是赋的一大特征。 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骚赋:以楚辞为源头 大赋(汉):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僻的词汇,鸿 篇巨制,繁缛富丽。 小赋:抒情咏物 骈赋(魏晋南北朝):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整。 律赋(唐):科举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除句式对偶 外,还限制用韵,规定平仄配合,音律谐和。 文赋(宋):打破声律限制,加入散文特点。 给下列画线的字词注音 1、壬戌( ) 10、酾酒( ) 2、桂棹( ) 11、横槊( ) 3、余音袅袅( ) 12、渔樵( ) 4、幽壑( ) 13、扁舟( ) 5、嫠妇( ) 14、匏樽( ) 6、愀然( ) 15、蜉蝣( ) 7、山川相缪( ) 16、无尽藏( ) 8、舳舻千里( ) 17、狼籍( ) 9、旌旗( ) 18、枕藉( ) rénxū zhào niǎo hè lí qiǎo liáo zhúlú jīng shī shuò qiáo piān páo fúyóu zàng jí jiè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夜游赤壁,触景生情,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乐———悲———乐 二、整体感知 “于是饮酒乐甚” “苏子愀然” “客喜而笑” 状语后置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 化而登仙。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农历每月十五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 既:过了 属:通“嘱”,劝酒 。 少焉:一会儿 (古)白茫茫的水汽 纵:任凭 凌:越过 如,到 茫然:(古)辽阔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冯:通“凭”,乘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今)节气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