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55575

2025-2026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教学设计(8份打包)

日期:2025-09-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1703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5-2026,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正数与负数 素养目标 1.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熟练掌握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会用数学方法描述实际情境 3.经历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准确判断正数、负数,能够熟练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正数、负数及 0 的意义,掌握它们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难点: 深入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尤其是负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含义 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准确把握 “0” 在不同情境中的作用 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数,如自然数(0,1,2,3……)、分数(如 等)、小数(如 0.5,1.25 等),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问:这些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分类和相互转化等关系,为后续引入负数做铺垫 情景导入 展示教材 P1 引言中的三个问题: 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为零上 3 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 3 摄氏度,如何用数区分 “零上 3 摄氏度” 和 “零下 3 摄氏度”? 2.某公司今年 7 月份盈利 50 万元,8 月份亏损 10 万元。该公司在记账时如何用数分别表示 “盈利 50 万元” 和 “亏损 10 万元”? 3.某年,我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 7.8%,玉米产量比上年减少 0.7%。统计这两种农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时,如何用数分别表示 “增长 7.8%” 和 “减少 0.7%”? 引导学生思考:“零下 3 摄氏度”“亏损 10 万元”“减少 0.7%” 能否用小学学过的数表示?让学生感受到已学过的数在表示这些实际问题时存在局限性,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顺利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正数、负数的概念 展示温度的例子,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 0℃为分界点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 3 摄氏度用 3℃表示,零下 3 摄氏度用 -3℃表示。类似地,盈利额和亏损额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用 50 万元表示盈利 50 万元,就可以用 -10 万元表示亏损 10 万元;增长的百分率和减少的百分率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果用 7.8% 表示增长 7.8%,就可以用 -0.7% 表示减少 0.7%。 引导学生观察 3, -3,50, -10,7.8%, -0.7% 这些数,组织学生自主交流它们的特点。 教师给出正数、负数的概念 在数学中,像 3,50,7.8% 这样大于 0 的数叫作正数,像 -3, -10, -0.7% 这样在正数前加上符号 “-” 的数叫作负数,其中符号 “ - ” 是负号,读作 “负”。有时,为了明确表达与负数的相反意义,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符号 “ + ”(读作 “正”) 强调: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提出问题: 1.如果水位升高 3m 时,水位变化记作 +3m,那么水位下降 3m 时,水位变化记作多少米? 2.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应如何表示? 3.数字 0 一般表示什么含义呢?在小学的学习中,数字 0 一般表示 “没有”,在这里 “0” 还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分小组探讨,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 1.水位下降 3m 时,水位变化记作 -3m,因为 “升高” 和 “下降” 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升高记为正,下降就记为负 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表示为 0 2.“0” 除了表示 “没有” 外,还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在实际问题中,“0” 还可以作为基准。例如,在表示海拔高度时,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 0m,高于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 六、归纳总结 1.正数是大于 0 的数,负数是在正数前加上 “-” 号的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点:成对出现、属性相同(同类量)、意义相反。当一个问题中出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可以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它们。通常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