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设计 18.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认识“似、庐、笼”等6个生字,会写“似、野”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的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 1.认识“似、庐、笼”等6个生字,会写“似、野”等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诗歌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课前谈话交流,播放视频导课。 2.孩子们,从刚才的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自由回答所见,指导说完整的句子。 3.教学“阴山”,指导读准字音。 4.板书课题,生书空 5.请大家自己读一遍这首诗,看看它和我们之前学的《夜宿山寺》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6.关于《敕勒歌》,你搜集到了哪些资料跟小伙伴交流一下? 生介绍。(2-3人)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生自读,圈生字。 2.请两名学生展示读,正音。有错自纠,无错表扬。 3.词语教学。 穹庐、笼盖、天苍苍、野茫茫。 4.认读“见”。 (1)出示卡片,齐读。 生回答。 (2)点拨:课后注释是学习古诗词的好帮手,我们一定要学会看注释。 (三)再读古诗,注意停顿 1.读古诗的时候,出要读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 2.请一生读。 3.点拨:读诗词时,我们要在标点符号的地方停顿,逗号处停得短一些,句号处停顿稍长一些。同时,还可以请节奏停顿线来帮忙。 4.出示带节奏的诗歌,学生带节奏自读、同桌互读、指读、齐读。 (四)理解诗歌,想象画面 过渡:注意了停顿,就读出了韵味。但是,要想体会其中的美景,我们还要读出诗中描绘的画面。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回答。 2.巩固:敕勒川、阴山、天、野、风、草、牛羊。短短的27个字里,包含着这么多景物。 3.教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想象画面。 4.让我们一起把看到的画面说出来吧! (1)提示:( )的敕勒川,在( )的阴山下。 天空好像( ),笼罩着( )。 (2)抬头望向远处,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请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两个试着说一说。提示:( )的天空,( )的草原。一阵风吹来,草( )露出了( )。 5.孩子们,如果我们为这首诗配一幅画,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预设:绿色、蓝色、黄色、白色。 6.孩子们,读这首诗,你最大得感受是什么? 预设:草原风光美。 板书:草原美。 7.体会动静结合。 (1)你看,在这片辽阔而安静的草原上,突然,吹来一阵风,吹低了丰茂的牧草,露出成群的牛羊。它们有的,有的,有的(出示图片,练习说话)。 (2)你听,晚霞中,初生的羊羔呼唤着羊妈妈发出———咩咩的叫声。老牛呼唤走远的牛犊发出———哞哞的叫声。 (3)小结:宁静的草原,因为牛羊的出现,顿时热闹起来,这是一幅多么动静合一的画面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成群的牛羊,不正是敕勒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吗?这肥壮的牛羊,就是敕勒人民幸福生活的象征啊!好一个———风吹草低见牛羊! 板书:牛羊壮。 (五)分析画面,体悟情感 1.孩子们,假如你是敕勒族的一个小朋友,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草原上你的心情怎样? 预设:开心,高兴,快乐…… 板书:爱家乡 2.请你带着喜爱之情,再读读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 3.让我们在这美景中,一起背诵出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吧! 师生齐诵。 4. 诗歌不仅可以读可以背,还能唱出来呢!播放音乐,欣赏歌曲。 (六)渗透国学,指导写字 过渡:孩子们,学习古诗就是这样,我们要读出诗中的美景,读出诗中的情感。我们还可以认认真真的抄写下来。 1.出示课件:阴、似、野、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